“颈性眩晕”与后循环缺血

2016-02-28来源 : 互联网


日前,我院眩晕研究所接到一位外地患者咨询电话,诉说近一年来多次出现转动身体或扭动头颈时,便莫名其妙地发生眩晕,让人天旋地转、头重脚轻、漂浮晃动,好像经历一次次地震一般,但时过片刻,症状又渐消失,一切正常。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这就是所谓“颈性眩晕”,因没有检查患者,不便于下诊断。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所谓“颈性眩晕”是怎么一回事?

目前看来,“颈性眩晕”并不是一个规范名词,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订的名词中,查不到“颈性眩晕”词条,1992年10月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曾对颈性眩晕有归纳,颈性眩晕诊断为排他性诊断,即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

所谓“颈性眩晕”,又称为颈源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性眩晕可视为:椎动脉颅外段受机械**及交感神经刺激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类症候群。颈性眩晕的诊断应有充分的临床证据:眩晕源于颈部疾患。

颈性眩晕患者主要表现:眩晕、颈项肌肉酸痛、颈后肌压痛(+)、小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失稳。临床多表现为慢性眩晕。

另有一种急性颈性眩晕:患者有外伤史,常见于挥鞭样颈椎外伤患者,病程较前一种相对较短,影像检查也可表现有颈椎不稳,颈部的外伤史有重要诊断意义。

颈性眩晕不宜颈椎牵引或推拿**,因牵引或推拿**可能加重颈椎不稳定,甚至加重眩晕。

近年来,“后循环缺血”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共识:2006年6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共识》发表更新了理念,拓宽了思路,对眩晕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端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包括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概念已经**使用。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及周围血管病。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多样: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建议患者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应积极开展各种血管检查。

可以看出:后循环缺血常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绝大多数的后循环缺血表现为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数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即单纯的头晕/眩晕、晕厥、跌倒发作或短暂意识丧失等很少由后循环缺血所致——原因在于脑干结构的致密以及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

后循环缺血特点,医师应该掌握,眩晕患者也应该知晓。

标签: 健康科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