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征:帕金森氏病和帕金森氏综合征】药物

2016-02-26来源 : 互联网

帕金森病的病程一般有多长?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一般生存期有10-30年。疾病早期如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疗,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仍能继续工作或生活质量较好。这不但与帕金森病本身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还与*疗药物反应、患者自身心理以及患者家人的关心照顾有关。

帕金森氏病的进展有多快?

每个人的病情进展不一样,个体差异很大,有些少数患者数年内就会迅速进展病残,而许多患者病程进展相对较慢,经过合理的*疗,15到20年还能保持较好的功能。这除了与帕金森病本身有关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医疗条件和家庭的关怀。那些保持乐观心情、意志坚强和有和谐家庭关系、良好家庭护理的患者,加上合理及时的医*,病人大多都能保持**的生活自理能力,病情发展相对较慢。

帕金森病影响寿命吗?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能**维持高水平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当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合理的*疗,很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帕金森病的*疗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疗方法有:药物*疗、手术*疗、细胞移植*疗及基因*疗、康复*疗。药物*疗仍是*常用、*有效的*疗方法。

帕金森病的*疗药物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药物*疗可以分成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COMT抑制剂六大类。它们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实现对帕金森病的*疗。

抗胆碱能药:能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纠正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不平衡。适用于早期轻症的病人,对震颤和肌僵直有一定疗效。常用药物为安坦,口服2~4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口干、眼花、无汗、面红、恶心、失眠、便秘、小便潴留和、幻觉和妄想。停药和减少剂量后即可消失。有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在老年人,可致智能障碍。对60岁以上的患者,现多主张不用。

金刚烷胺:能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并有轻度的激动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常用剂量为100m,日服3次。对轻症效果较好,本药副作用小。

复方左旋多巴:补充脑内多巴胺是目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外源性多巴胺不能透过血脑屏障(BBB)进入脑内,应用其前体物左旋多巴能通过BBB进入脑内,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变成多巴胺,从而起到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作用。但能使左旋多巴脱羧的脱羧酶在外周各脏器和血管壁广泛存在,故在它吸收和传输的过程中,大部分已转变成多巴胺,能刺激外周多巴胺受体而引起多方面的外周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和血压降低、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症状。脑外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如苄丝肼和甲基多巴肼,它们不能通过BBB,当应用小剂量时,仅抑制脑外的左旋多巴的脱羧作用。因此,与左旋多巴合并应用可阻止外周多巴胺的形成,从而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加强其疗效并减少其外周副作用。因此,目前基本不单用左旋多巴*疗,多用它与苄丝肼或甲基多巴肼的复合制剂。常用的药物有:①美多巴: 是左旋多巴和苄丝肼按4:1配方的混合剂。对病变早期的患者,开始剂量可用125mg,日服3次。如效果不满意,可在第二周每日增加125mg,第三周每日再增加125mg。该药明显减少了左旋多巴的外周副作用,但却不能改善其中枢副作用。②息宁控释片:是左旋多巴和甲基多巴肼复合物的控释片,它可使左旋多巴血浓度更稳定并达4~6小时以上,有利于减少左旋多巴的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剂量高峰多动现象。开始剂量可用125mg,日服3次。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由于麦角类受体激动剂(嗅隐停、协良行)有造成肺与心脏瓣膜纤维化的风险,现已少用。推荐使用非麦角类受体激动剂包括:①泰舒达: 多巴胺D2受体的激动剂, 能刺激中脑皮质和边缘叶通路D3受体,改善病人智能和情感障碍,降低谷胺酰胺和自由基水平。②森福罗(普拉克索):是新一代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避免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造成的神经损害,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它还可选择性地作用于D2/D3受体,从而能控制震颤等运动相关症状,同时缓解精神心理症状,是*疗帕金森病的新药。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多巴胺在脑内通过MAO-B氧化降解,并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神经元。因此,抑制MAO-B的活性既能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停留时间,增强疗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及其副作用,又能间接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常用的药物咪多吡(司来吉兰)、思吉宁。

COMT抑制剂(恩它卡朋):该药可稳定左旋多巴在血中的浓度,从而减少其用药量及其副作用。能延长左旋多巴半衰期、防止或推迟运动波动和“异动”现象出现的药物, 常用剂量为200mg,日服3次。

帕金森病的用药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害怕用药后症状出现波动,疾病早期拒绝服药*疗。

有些帕金森病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迟迟不愿服药*疗,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后,出现了症状波动,如开关现象(药物发生作用时运动功能改善,或恢复到正常人的功能状态,为“开期”,药效过后,又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如患者不能行走,为“关期”)、剂末现象(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用药后期出现帕金森病症状恶化)以及精神症状,更让他们陷入了是用药、还是不用药的两难境地。

其实,一旦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后,患者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自己的健康打一场持久的保卫战。因为发现症状越早,*疗越早,效果越好。临床证实,发病后1~3年内开始用药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用药的患者。另外,早*疗还可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而降低*疗费用,因为帕金森病晚期*疗费用远大于早中期费用。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多种*疗帕金森病药物的出现,联合用药延缓了左旋多巴副作用的出现,并且,安装脑起搏器也为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解开“运动枷锁”。

误区二:服用抗帕金森病药,但从不调整用药量和品种。

有一些患者是在服用医生开的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很少去医院复诊,多年服用同种、同剂量的药物。实际上,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医生在制定药物*疗方案时,一方面会依据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会衡量*疗对伴发疾病的影响,避免*疗方案对伴发病症有不良影响。如对于伴有智能减退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对于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与心绞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司来吉兰;对于伴有肌无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安坦等。而对于伴有抑郁症的患者,医生可能给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可见,患者若不及时与有经验的医生交流,及时调整用药,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误区三:安装脑起搏器,可一劳永逸,从此不需再服药。

脑起搏器*疗是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抑制不正常的脑神经元放电来消除帕金森病症状。该疗法并发症少,是继多巴胺药物*疗后的*大进展,特别适合药物控制不理想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证实,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仅通过服药*疗是无法克服长期的“关期”,但通过定时服药,同时进行脑起搏24小时刺激,患者可保持24小时“开期”,摆脱木僵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脑起搏器*疗手段疗效稳定、安全,但脑起搏器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也就是说,安装脑起搏器后,大部分患者仍需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只是脑起搏器*疗术后,大部分病人的服药剂量可降低1/3~2/3,个别病人甚至可停用药物。但对术前服药剂量偏大、有明显副作用的患者,医生会酌情为患者减量。注意,疾病晚期安装脑起搏器的患者,减药速度应该缓慢。

抗帕金森病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1) 抗帕金森病药物需用到足够疗程(往往需要经过数月),足够剂量,方能判断是否有效。因此,患者不要用药数天,便急于要求医生换药。

2) 抗帕金森病药物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规律性服药。

3) 抗帕金森病药物有恶心的副作用,服药时,患者可摄入少量碳水化合物,以减轻恶心症状。

4) 有青光眼的帕金森患者要慎用。因为多巴胺是一种可以升高血压的药物,对眼压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服药期间需要注意眼压的变化。

5) 在用药期间禁用维生素B6。因为维生素B6是多巴胺脱羟酶的辅酶,提高活性后会促进本药在脑外形成多巴胺,减少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用量,从而减低了药效。这是帕金森患者*疗用药注意点之一。

*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美多巴或息宁的基本成分左旋多巴是有效缓解症状的主要药物,它进入脑内转化为多巴胺(帕金森病人缺少的一种神经递质)。*疗通常从服用小剂量美多巴或息宁开始,在*初几年药物效果*佳。但在长期应用以后,病人会感到药物作用时间在缩短,产生“开、关”效应或“异动症”等副作用。

标签: 健康科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