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管是柑橘园里的害虫,养殖场里的波尔黑山羊,还是广阔的汉丰湖和美丽的城市,它们都在发生联系,互相影响。
开县,三峡库区这座美丽的湖滨城市,在生态涵养发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的道路,全县所有资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地制宜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让虫吃虫生物防控微循环
“看,这些柑橘果树防*虫害不用喷农药,套上一包‘捕食螨’让虫去吃虫就行了!”7月22日上午,记者在开县长沙镇福城村的柑橘园里采访时看到,这里的320亩果树,每棵树的树干上,都套上了一包专门捕食害虫的螨虫袋。
该县农委果品站负责人付世军告诉记者,把袋子从两边剪开,里边的捕食螨虫就会爬到树上,去寻找自己的“天敌”——红、黄蜘蛛等果树害虫来吃,效果还不错。
“用虫子吃掉虫子,形成一个微型的生物链条,就可以尽可能少打农药,既消除虫害,种出来的果子生态健康,品质还更高。”付世军说,如果红、黄蜘蛛的势力太强大,“捕食螨”对付不了,还有后续的生物手段——各种颜色的粘虫板,以及太阳能杀虫灯。
在福城村的柑橘园里,随处可见一张张黄、绿、蓝色的粘虫板和一盏盏太阳能杀虫灯。
付世军介绍,根据害虫的趋光性这一特点,在每亩地放上10来张粘虫板,就能有效杀死果实蝇、蚜虫等害虫,太阳能杀虫灯则主要针对蛾类害虫,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
除了福城村的柑橘园,类似的生物防控故事,每天都在开县的其他果园和蔬菜基地上演。目前,开县已经有18个村试点“绿色防控”,1万亩柑橘果园和1万亩蔬菜基地正在全面**。安装发放了“捕食螨”以及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430盏、诱虫板40万张。
变废为宝绿色养殖中循环
去年底,开县温泉镇金龙村的旭辉牧业养殖场引进了2000只波尔黑山羊。
“这种黑山羊肉质细嫩、生长速度快,屠宰率也高。”记者走进养殖场里一间间整齐的羊舍,没闻到粪便的臭味。养殖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农户手中收来秸秆喂羊,羊吃饱后,粪便经过干湿分离——3个200立方米的沼液池通过管道连通给周边农户还田种植牧草、蔬菜,辐射面积有700多亩;干粪则通过自然发酵后制成有机肥,再以市场价格卖给种植户。
“通过发展羊-沼-草,羊-沼-菜、羊-沼-肥等循环养殖,不仅解决了粪污问题,还将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了!”以羊-沼-肥这条循环链为例,该县农委研究室的王余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等明年下半年养殖规模达到万只种羊时,按照平均一只羊每天排粪3斤,每斤0.15元计算,一年下来,羊粪制成的有机肥至少能增加经济收益160多万元。而且,羊粪的肥力好,制成的有机肥十分*手。
为进一步提高产业附加值,未来两年,这个种羊场还将延伸产业链,除了建年产5万吨的草料厂和年屠宰量50万只的屠宰加工厂还将研发出羊血、羊胎盘等**系列产品。
“养殖产业要发展,但必须是绿色为先,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王余富说,这需要更新理念,创新办法。现在,全县正在大力**节水清粪、过腹还田、立体种养等***,每个新建的规模羊场都进行了雨污分流、固液分离。向养殖户**种草养畜的立体种养模式,使养殖废物就地消化和转化,变废为宝,既消除污染,又能**经济效益。
山水相依蓝天绿水大循环
你听说过村长、镇长、县长,但在开县,“河长”却出现在了开县。记者了解到,为保护区域内河流环境,开县创新性地制定了《开县次级河流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将县内16条次级河流划分为75个河段,每个河段由属地**负责日常监督管理,确定一名“河长”,具体承担巡查、*污、截污、清漂等任务。全县所有次级河流要基本实现水面无黑臭现象,无浮萍和漂浮物聚集,河岸无垃圾堆存,无生活污水直排口,无畜禽养殖直排现象。
“河长制”是开县正在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之中碧水行动的一个具体措施。目前,开县辖区内东河、南河、浦里河、澎溪河几条主要河流,水质满足Ⅲ类标准。
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开县已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突出森林、农业、城市和水环境四大生态建设,提升生态涵养能力,让整个城市成为一个有机循环发展的大生态系统,山水相依,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四大生态建设之所以一起发力,是因为他们互为作用,互相影响。比如县城的汉丰湖,对它的保护先从岸上入手。开县近年新增了7.15万亩森林,森林增多水土流失减少,含沙量大大降低,流进湖里的水变清了。此外,围绕湖岸,全县新建了25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两年内有望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辖区地表水水质维持在Ⅲ类。基本**了污水流进汉丰湖,湖水看上去清澈透明,倒映着县城和蓝天白云,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非常秀美。
水也会反哺山。开县在湖边建设了滨湖公园,依托滨湖公园,正在实施湖边“四面山”的整体改造,包括大慈山、南山、凤凰山、迎仙山,打造湖滨生态景观走廊。现在,开县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园绿地达15平方米,上半年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165天,在渝东北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