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南日岛走科技兴海之路

2014-10-23来源 : 互联网

在莆田南日岛东岱码头可以看到:在码头停靠区,上百条小舢板紧挨着,形成大大的“扇”型向远方铺陈,仿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码头向港区望去,海面被渔排分割成一个个方阵,每个方阵上都竖着一个白色的小木房,渔工驾着小舢板穿梭在方阵间……

“这是东岱、后井、浮叶3个村的鲍鱼养殖基地,500多亩的海域,产值将近10亿元。”南日镇副镇长、鲍鱼养殖协会会长林志强介绍说,经过几代品种改良,南日海域已成为我国鲍鱼主产区之一,养殖范围从过去单一的荒岛娘屿养殖基地扩大到浮屿、娘屿、东头屿、西罗盘、沃仔里、线屿六大养殖基地,去年海上网箱养殖4万多口,鲍鱼养殖量4亿多只。

小小鲍鱼被打造出数十亿的“南日鲍”产业,主要得益于当地的科技兴海战略。

南日岛位于兴化湾和平海湾交汇处,距台湾新竹港72.89海里,是福建第二大岛。南日岛海岸线曲长,海域水深潮畅、水质清新、岛礁众多,是发展海水养殖的良好场所。为充分利用这一海域优势,莆田市把建设南日海岛生态经济区、发展**名优海产品列入《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秀屿区将南日鲍鱼养殖融入区里“大海洋”战略格局,通过政策倾斜、资金优惠、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不断壮大名优品种养殖规模。南日镇制定了《鲍鱼“十一五”发展规划》,并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开展鲍鱼养殖项目的合作与技术交流。

林志强介绍说,*初,南日镇在无人居住的万峰荒岛上建立鲍鱼海区养殖**基地。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科委等立项资助下,与省科委签订科技项目合同,成立了鲍鱼海区底播养殖技术开发项目小组,引进北方的皱纹盘鲍进行试验。项目小组经过摸索,创出浅海浮筏式网箱鲍鱼养殖的新模式,培养出自己的养殖品种——“南日鲍”。

在南日浮叶村,岛上*大的鲍鱼育苗基地——东禹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忠对记者说:“我培育出来的苗,每只要比别人贵好多,为什么?因为育苗技术好,我们的鲍成活率高、成长快。”

杨建忠原以打鱼为生,依靠技术创新拓展事业版图,从一个普通的渔民变成了一个科技致富能手,还被评为福建省杰出青年农民。

除杨建忠外,南日岛还涌现出***特殊津贴获得者吴天明、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杨桃花、福建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魏青华等一批养鲍**人才。如今,他们走出了南日,把鲍鱼养殖技术**到省内其他地方,还辐射到了海南、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

近年来,“南日鲍”相继获评福建省**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日鲍标准养殖**区通过验收,声誉鹊起,各地鲍鱼经销商汇聚这里,源源不断地将“南日鲍”销往各地。

林志强介绍说,“南日鲍”产业越做越大,不但提高了当地渔民的收入,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大量就业人口,如今南日海域直接参与养鲍的有1万多人,饵料、育苗、加工、运输、设备、建筑、塑料制品服务等相关产业新增人数超过3万,全镇一半人口参与“鲍产业”。

鲍鱼养殖饲料来源主要是本地自产的海带、紫菜、江蓠等海藻。由于养殖市场需求,秀屿区沿海的平海、南日、埭头等乡镇的海藻养殖快速发展,其中海带、紫菜养殖已成为全省规模*大的基地。

秀屿区海洋渔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海产品深加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过去,该区仅有几家专业从事海产品深加工的企业,海洋水产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如今,谊来鲍鱼制品公司、汇丰食品工业公司、海帝集团等多家企业异军突起、渐成规模,带动了海带、龙须菜等低附加值水产品的价格上涨30%-50%。

 

标签: 莆田南日岛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