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重构的理念及策略

2014-08-19来源 : 互联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文化必须进行重建。依据新课程的理念确定学校文化重建的理念,从而寻找学校文化重建的策略。

学校文化重构的理念

通过以上对学校文化品性缺失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发展中的学校文化蕴藏着**的内涵和要素,即一种学习、对话、开放、探究型的学校文化。

(1) 学习型的学校文化。新课程提倡学习型的学校和学习型的学校文化,要求广大干部教师把自己置于学习者的角色,通过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使教职工凭借**性的学习来更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学效益,实现个体价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 对话型的学校文化。新课程强调一种共建一共享的对话合作型的学校文化,**、**、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份子。具体说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该形成平等、尊重的交往对话关系,才能实现新课程要求的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被动向自主、合作、探究的转变,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的解放。另外,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也应该形成一种平等、**的交往对话关系,相互真诚地交往、积极地沟通、广泛地合作,以求共同进步。

(3)开放型的学校文化。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学校的封闭性日益突破,学校教育也要遵循教育社会化趋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因此,建立一种开放型的学校文化是迫切需要的。开放型的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提倡的诸如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倡导利用校内外各种有效资源进行课程开发等理念也是相吻合的。

(4)探究型的学校文化。就课程来说,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到评价,需要不断地探究才能作出课程的决策。就教学来说,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不确定的教育情境,教师需要去探究、解决。就改革本身而言,改革是改变以往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重新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学校应该形成一种学习、探究、反思、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文化土壤和精神动力。

学校文化重构的策略

学校文化重建应该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为核心,以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落脚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找策略。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人本化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性,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学校的一项群体性活动,并放手让其参与学校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尊重其**权利,听取其意见,反映其利益,发挥其潜能和**力,使学校文化建设突出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人本管理,师生员工自身也能得到全面提高,能从学校文化中吸取营养,增强素质以及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和能力。

(2)开发**的、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从本质上讲,课程是一种文化,校本课程就是一种学校文化,因此,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学校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本校的课程;另一方面,学校根据本校的资源情况、师生需求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后的课程。两方面的校本课程开发都体现了学校文化特色的彰显、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因此,学校应该充分挖掘学校以及社区的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

(3)不断生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建设包括选择、提炼、**三个过程。一是根据育人目标对其进行必要的选择和过滤,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将先进文化内化为特定的学校文化内容;二要根据学校目标、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将所选择的学校文化内容进行提炼与转化;三要通过再**与创新,营造与生成学校特色文化,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

总之,学校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生成过程,校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时根据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学校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对学校文化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充实与完善。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