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鱼洞地名怎么来的知道吗?听听地名背后的故事

2014-05-21来源 : 互联网

“鱼洞”、“一品”等地名是怎样来的?重庆麻糖是如何熬出来的?****口旋转钻天然气井是在哪里开钻的?昨日,记者从巴南区委宣传部获悉,巴南通过“重拾文化碎片、塑造巴南灵魂”活动,经过近10月的时间,挖掘、搜集、整理了大量散落民间历史文化珍品,上述问题都得到较为科学的答案,对研究巴渝历史文化、重庆人的习俗有着重要价值。

地名:一品与鱼洞寓意“忠孝”

“一品”、“鱼洞”、“木洞”等经常挂在人口中的地名,有多少人知道其来历?知道其表达的意义?

**儿童作家、文史工作者、巴南区文联主席戚万凯介绍,查阅史料,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宫中有一嫔妃,深得皇帝宠爱,不但深谙琴棋书画,且熟知天文地理,擅长兵家知识和医理。某年,外敌入侵,皇帝要带兵打仗,该嫔妃护佐在皇上左右,在一次作战中,捍卫国家献出了生命,皇上为了褒奖这位难得的嫔妃,对她进行加封进爵,封为一品浩命夫人,归葬原籍,“一品”便由此得名。

“当时的那个一品夫人就安葬在大马槽的吊嘴。”戚万凯称,一品场的老街平桥,曾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有关“一品夫人”的记述。遗憾的是在**时期,吊嘴的“一品夫人”坟茔和那块史记题刻石碑被人捣毁。

“如果一品体现的是忠,那鱼洞则呈现的是孝。”戚万凯称,从前有个孝顺勤劳的人,靠他天天起早贪黑到河里打鱼,来孝敬他年迈的父母,但是他流尽血汗却极少有收获。他实在没有办法,于是,准备跳河一死了之,恰遇八仙路过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要去死,知道原因后,八仙给指了个地方,叫他每天去取30斤鱼,这个地方是鱼洞箭滩河与长江交汇处的一片水中石洞,就这样产生了鱼洞这个名字。后来,来取鱼的人多了,形成渔业,也有叫“渔洞”的。

小吃:接龙半数农户会熬麻糖

对于重庆人来讲,对麻糖肯定不会陌生,但是如何熬制的,恐怕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知道。

戚万凯说,接龙的吹打很出名,麻糖同样历史悠久。接龙人熬麻糖,先将玉米等粮食推磨或粉碎成浆(红苕则蒸熟)置如锅中,加热至沸。将鲜麦芽(谷芽)切碎磨浆,加入锅中,与玉米浆(或其他粮食浆)混匀,保持适当的温度(约60度左右),待30分钟,若不见浑浆转清澈,再加一定的麦芽浆,再待一定的时间,若见清澈,便用锅铲和木铲尽力搅动,并加猛*烧沸,适当冷却后便过滤,麻糖便逐渐熬成。

在接龙地区,从事麻糖新产品经营活动者不多,生产目的只是为解决自家食用。每逢节日,或各种农事(如挖土、担土粪、栽秧薅秧等)集众换工时,桌上必有种类不同的麻糖杆、麻糖块摆放席上,以备辅食醪糟汤丸或下酒,上下午“歇稍”时也如此。解放后,接龙人进城走亲戚,常用麻糖制品为乡土礼品送给城里亲戚人家,城里人亦示为珍。经普查,在接龙全镇50%以上的农村家庭不仅会这一工艺,而且均已传承三至五代。

民俗:旧时“三朝酒”喝法讲究

那么,作为人们见惯不惊的“三朝酒”等喜事,又有哪些讲究?

据介绍,旧时,巴南婴儿出生三天,便要做“三朝酒”,到了一月,要做“满月酒”,一岁时要做“满岁酒”,以后,不论男女,在婚前一般不做生日酒,只是饮食比平常稍好一点而已,若是孩童,父母还要给吃煮鸡蛋,结婚后,每年生日一般都设宴做“生期酒”,若遇满十,更为隆重。

服饰:解放前女**短衫长裙

巴南在解放前的重庆,一直**着当时的潮流,人们的穿着相当超前。

据介绍,**初年,巴南男子喜穿长衫,多青色,也有穿对襟短服;裤子为大腰大裤脚的中式裤。**10年以后,城镇知识分子、商贾、官吏中有穿西服、中山服装的。解放初,服装样式增多,中青年主要是上穿中山服、军干服、学生服,下着西式长裤;农村老者仍有穿长衫的。

戚万凯说,在妇女的穿着上,**初年,城市妇女喜欢穿琵琶襟式短衫、长裙,也有穿中式长裤,十年后逐渐趋向穿旗袍。

能源:诞生全国*个天然气井

“谁也不会想到,****口旋转钻天然气井是在巴南开钻的。”戚万凯告诉记者,1935年5月,国民**资源委员会派出地质人员,先后调查巴县石油沟、蓬溪县蓬莱镇以及达县等地的石油地质,确定钻探井位,并于当年秋天派专人远赴德国订购钻机。

由于遭日机轰炸,钻机部分机件失踪,东拼西凑,总算配成两套钻机,一台运到巴县石油沟,一台运往达县石梯坎。1937年10月28日,在一个叫王显文的工程师的组织下,巴县石油沟**号井(巴1井)开始钻探。直到1938年11月25日,钻至井深1402.2米的第五组地层,获得日产天然气1.5×104立方米工业性气流而完钻。中国*次使用旋转式钻机,钻成当时最深的**口天然气井。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