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高温天气,一般每年*热的时候就是三伏天了,俗话常说热在三伏,由此可见三伏天是很热的,那么2018年夏天什么时候*热?夏至多久后入伏?
2018年夏天什么时候*热
2018年夏天*热的时候是“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大约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比**高。
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三伏"。
而论*热的节气的话,还是大暑节气,大暑是一年之中*热的节气。“大暑”期间之所以炎热至极,是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放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所以大暑*为炎热。 头伏、二伏,横跨大暑,为一年中*热的日子。三伏时虽已立秋,但天气仍然炎热,因而又有“秋老虎”之称。因一伏、二伏、三伏天都很热,故称“热在三伏”
2018年什么时候开始热
大概从每年的3-4月份开始就开始逐渐的升温,到了5-6月份就已经很明显的开始热了。
夏季是从立夏到立秋的这段时间范围。2018年立夏时间是2018年的5月5日,也就是说夏天从5月5日开始。立秋是8月7日,也就意味着夏季的结束。因此2018年夏季就是5月到8月。
夏至后多久入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但庚日并不是固定的。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入伏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由于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就是说,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
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2018年入伏是哪天2018年入伏的时间是2018年7月17日,具体2018年数伏时间表如下:
2018年初伏1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2018年中伏2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2018年末伏1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热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