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吃 城市记忆的梆梆糕

2013-10-19来源 : 互联网

重庆***小吃梆梆糕拥有悠久的历史,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渐渐消失。在老一辈的儿时记忆里,每到傍晚,只要一听到竹棒敲出的“梆梆”声,孩子们就再也忍不住了。当孩子汇聚多了,小贩便放下担子,生*热油,烙出香喷喷的梆梆糕,5厘*可以买好几块。可是,如今的梆梆糕却已经不见踪影了!

一副挑担,一边是木柴灶,烧一口平锅烙糕,另一边是简易的木柜或大竹篮装已蒸熟的米糕、马蹄糕、清明糕。烙好的糕放在平锅边,既热又有一层香脆的锅巴。卖糕人敲打梆子,“梆!梆!梆梆!”的声音吸引顾客,因此叫梆梆糕。

傍晚,经常会听到这种清脆的声音,人们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肩挑着担子的人,左手握着一楠竹块,右手用竹竿敲打时发出声响,而他担子里卖的就是香喷喷的梆梆糕。只要一听到竹棒敲出的“梆梆”声,孩子们就再也忍不住了。当孩子汇聚多了,小贩便放下担子,生*热油,烙出香喷喷的梆梆糕。

小贩像挑着一个“厨房”,他们担子里的货儿很丰富:担子的一头放着一个*炉,炉上放一口平底锅,另一头放有木炭、水、油壶和一块案板,案板上放着用纱布遮盖的米糕。在卖梆梆糕的时候,小贩会先在锅里放少许油,再将米糕放在锅里煎烙,等两面都起了一层薄薄的、亮灿灿的棕黄色酥脆面皮后,再捞出锅。

为什么“梆梆糕”要到傍晚才卖?蔡雄后来才明白,其实“梆梆糕”就是早上卖剩的发糕或米糕。那年头没有冰箱,当日的发糕卖不完就只能坏掉。聪明的小贩就想了一个方法,傍晚出摊,趁着夜色将切成小块块的发糕,煎成二面黄,换个“马甲”继续出售。

那么,你知道梆梆糕的制作方法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梆梆糕的具体制作方法:平底锅置木炭炉上烧热,用油抹匀锅底,放入米糕,煎烙至两面都呈棕黄色,表面起类似于纸一样薄的脆锅巴时即成。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