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结促进妇幼健康成功经验 国际社会盛赞其成效

2016-02-19来源 : 互联网

日前,在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研讨会上,中国在促进妇幼健康方面的成功经验得到与会国外专家的高度赞赏,并希望中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其他发展中国家改进本国妇幼健康的政策措施,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促进妇幼健康的关键举措体现在:

举措之一:将承诺付之行动,以协调和监测来促进目标达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也曾面临着高达200的婴儿死亡率以及高达1500/10 万的孕产妇死亡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国力稳步增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持续加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不断完善,使得中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就。2007 年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和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就已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14 年已分别降至8.9和11.7;孕产妇死亡率提前1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14 年下降至21.7/10万,较1990年的88.8/10万下降了75.6%。

中国在妇幼健康领域进展显著,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有相对完整的法律和规划体系,并建立了有效的实施机制。1990年代以来,中国前后出台、等法律,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在妇幼健康保护方面不可回避的职责。而以、为核心的国家行动计划则与中国政府内在的治理模式特征相结合,形成了若干有效的政府行动机制,包括政府承诺和国家行动计划制定、政府体系内任务的层层分解、多部门合作的协调机制建立、规划目标的系统性监测评估、针对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行动等方面。这些措施有效地促使政府在妇幼健康领域做出切实的行动,确保了妇幼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健康目标的实现。

1990 年中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1993年改为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简称妇儿工委),并陆续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中建立了相应的部门,作为针对妇女儿童问题跨部门的议事机构。各级妇儿工委协调和推动相关部门(如规划、宣传、财政、卫生计生等)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并开展国家级监测评估,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在妇女权益与妇幼健康方面的职能,并更加有效的调动各方面资源实现政策目标。

举措之二:多渠道资金促进农村住院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20 世纪90 年代末,中国孕产妇死因监测数据显示,1999 年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79.7/10 万人)显著高于城市地区(26.2/10万人)。国际研究证据表明,住院分娩是提高母亲安全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在中国偏远农村地区,经济因素是阻碍当地居民获得住院分娩服务的重要因素。

影响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的经济因素,主要来自于住院分娩费用高涨、医疗保障不足、交通食宿等额外负担加重等诸多方面,其对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影响更加突出。因此,开销较低且符合传统习惯的家庭分娩就成为当时农村居民的一种常见选择。然而,越是贫困的孕产妇,家庭分娩的风险往往越大,因此,政府应加以必要的干预,以确保孕产妇能够获得住院分娩这一基本服务。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成功地运用了经济补偿策略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了稳定、可持续的资金补偿渠道,从合理定价、贫困救助、纳入医保报销、政府补贴、配套服务(免费的人性化服务)等5个方面减轻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经济压力,并加大宣传力度,改进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统计数据显示,1999-2012年,全国住院分娩率从70%上升至99.2%,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从61.5% 提高到98.8%。而随着各项措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农村住院分娩率的不断提高,中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举措之三:重点促进5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

贫困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是最易发生营养不良的群体。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的身高增长和脑部发育,并且与儿童疾病、致残和死亡有密切联系。会对儿童身心发育产生终身不利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实践证明,在良好战略性规划指导下的扶贫开发是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理想途径。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不仅缓解了贫困现象,而且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的状况。据统计,2010年中国全国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为3.6%,比1990年下降了74%,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中第一条所规定的目标;生长迟缓率为9.9%,比1990 年下降了70%。就贫困地区而言,2010 年全国贫困农村的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为8.0% 和20.3%,与199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5%和44%。

同时中国卫生部和全国妇联于2012年启动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项目最初覆盖山西、陕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等省份特别贫困地区的100个县,为当地27.4万名6月龄~2岁的婴幼儿提供免费的辅食营养补充品(即营养包),以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贫血。

中国的实践表明,为了避免膳食数量和质量的低下直接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粮食等农作物的生产和食品的供应,丰富市场上食品的种类,以满足儿童膳食所需。而最贫困地区特困家庭中的儿童应当被列为优先考虑对象,如向特别困难的农村地区儿童发放营养包,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在食物消费和儿童营养与保健方面的能力等。除经济状况外,政府也关注偏远地区儿童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包括改善居住环境、注重教育文化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等,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举措之四:扩大计划免疫,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新生儿若感染乙肝病毒,有80%-90%的概率转变为慢性乙肝,而六岁以下儿童感染乙肝病毒转为慢性携带者的概率也高达30-50%。由此建议所有新生儿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并在一岁前完成另外两针疫苗接种。

母婴垂直传播是发展中国家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而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可实现有效阻断,但发展中国家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仍面临巨大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政策措施,包括减免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费用,结合住院分娩完成首针及时接种,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入户接种服务,对流动妇女进行上门摸底登记与接种动员,同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孕产期保健,显著提高了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降低了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

20余年以来,通过预防为主的乙肝免疫预防策略的实施,中国乙肝疫苗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迅速提高,2013年达到90%以上,比1992年的22%提高了3倍。1992年和2006年的两次全国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五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仅为0.32%,远低于1992年的9.67%,与2006年的0.96%相比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完成了到2012年将五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减少到2%的中期目标,还实现了WHO西太区设定的五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至1%以下的最终目标,成效显著。

中国乙肝疫苗接种的关键在于适宜的服务提供方式。促进住院分娩是提高疫苗覆盖率的最重要措施。而对于缺乏住院分娩条件的偏远山区,则采取入户接种这一有效的辅助措施,再有,考虑投入资金引入冷链外存储运输设备,由村医掌握新生儿出生信息并实施入户接种,提高家庭分娩新生儿的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以上介绍了中国促进妇幼健康的总体制度框架、政府行动机制和资金保障措施,并介绍了改进儿童营养和扩大计划免疫两个具体的干预领域,意在使相关读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读者)对妇幼健康领域的中国经验有一初步认识。当然中国妇幼健康领域的经验远不止上述内容,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总结。

标签: 妇幼健康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