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银行发展新引擎

2015-01-26来源 : 互联网

新常态概念的提出,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在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银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破题新常态、寻找银行业发展新动力、保持持久竞争力,是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特邀请多家银行高管,从不同视角对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新动力问题进行探讨。

“创新”是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中出现的高频词。当前,创新不仅是现代企业提高和保持竞争力的基石,也是商业银行在同质化竞争格局中突围并形成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出路。

中国银行业面临“四化”挑战

经济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某种程度上,中国经济新常态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比实体领域更为强烈、更为复杂。在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正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从近期央行[微博]的非对称降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来看,对于长期处于利率保护的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毫无疑问是一场重大的挑战,是一场浴*重生的洗礼。从**经验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的利差会迅速下降,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都有先例。根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的调查,目前有高达94.2%的银行家会高度关注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第二,资产不良化带来的挑战。现阶段来看,新常态带给商业银行*严峻的挑战就是资产质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银行业也无法*善其身。今后一段时间,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两高一剩”、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守住风险底线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三,金融科技化带来的挑战。近年来,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金融业,催生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多种不同的金融模式,资金的融通等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银行外体系进行,**脱媒、资产管理脱媒、支付脱媒正加速形成,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第四,资本瓶颈化带来的挑战。自2007年以来,我国相继**了一系列强化银行资本约束、提升资本监管有效性的政策法规,使资本约束对银行业务经营发展的制约影响越来越突出,“以量补价”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受到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已跨入了强资本约束时代。

金融创新激发商业银行发展原动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驱动力,也是优化金**源配置和提升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的关键。在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只有主动变革、加快创新,方能适应时代要求,摆脱目前的困境,谋取新的竞争优势。

当期,推进金融创新工作,需要把握好自由和适度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金融创新不能盲目,不能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历史的经验一再提醒我们,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过度金融创新,会孕育更大的风险,甚至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索。因此,新时期的金融创新必须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要服务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建设,要服务于消费升级,服务于***、新产品、新业态。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不能邯郸学步、随波逐流,更不能因一时的风险暴露而因噎废食。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大而不强”,根本原因是竞争同质化,因此金融创新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立足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能力,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道路。

推进金融创新工作,还要着眼于未来金融市场竞争新格局。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行业之间的产业边界趋于模糊,金融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多元化。伴随跨市场、跨业态、跨领域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银行资金流通主渠道的地位已受到挑战,金融综合经营呈现新局面。

在功能定位方面,随着客户需求的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不能仅仅局限于“存、贷、汇”,而是要能够提供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综合服务,实现由“专营商店”向“超级市场”转变。

在经营模式方面,商业银行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将来自于业务流量的放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准确研判市场,持续为客户提供具有增值价值的投资建议和产品,实现由“存量持有”向“流量交易”转变。

在渠道建设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大优势是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加快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渠道体系,实现由“网点拓展”向“虚实结合”转变。

在科技信息化方面,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发展、加快构建信息化银行、形成网络金融时代新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中*关键、*迫切的一项战略抉择,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IT建设,必须由“后台支撑”向“科技引领”转变。

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推进金融创新,不仅需要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还要处理好监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监管政策要为商业银行松绑,要为商业银行推进金融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一是建立有效利率传导机制。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存款市场化定价机制,但由于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无法为基准利率与银行定价之间设置合理传导机制,极大地制约了商业银行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行为。加强基准利率培育和建立科学的利率传导机制,是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是打破“刚性兑付”。在“刚性兑付”隐性担保预期下,当前我国投资者普遍对投资风险认知不足,希望赚大钱、赚快钱的心态十分普遍。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让一些违约事件顺应市场规律而自然发生,不仅有利于强化市场纪律约束,也有利于端正产品发行者和投资者行为。只有参与者风险意识增强,金融市场才能有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励商业银行去主动创新。

三是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实际上做着与传统金融并无根本差异的事情,以互联网思维搞金融,缺少监管必然会形成金融风险。鉴于我国对互联网金融欺诈、侵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新常态下,互联网企业在提供**服务时,也要将其纳入监管体系内,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控制好潜在的传染性风险。

四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合理、有效的监管体系,是金融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交流超越了行业和领域界限,甚至超过了混业经营的界限,对当前分立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当前,很多金融创新产品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特征。金融创新越活跃,金融市场越发达,就越要加强跨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打破信息孤岛。一个与时俱进的监管体系,应能够在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鼓励创新之间找到*佳平衡点。

在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深刻理解新常态的丰富内涵,更需要充分认识新常态带来的各种变化。坚持创新转型发展,才能抓住经济发展模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业务机遇。


标签: 银行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