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位失去联系的恩人

2014-12-28来源 : 互联网

古人云:受人恩者急人难。20年前,街坊四邻在王艳一家快“揭不开锅”时雪中送炭,20年间,王艳无时无刻不记在心头,现在看到大家有什么生活中的困难,这位热心的“王二妹”总是出手相助。

不久前,王艳跟丈夫仔细翻看老账本时发现,有30多位恩人因搬家或当初名称记录不详“失联”了。一家人很焦急,“现在有能力报恩了,恩人却不知如何联系”,她想通过重庆晨报向大家大声地说一声:“谢谢!”夫妻俩还商量着,腊月里办一顿丰盛的年饭,邀请老邻居们回矿区“团年”。

热心的王二妹

打通南路3号院是上个世纪70年代修的矿工宿舍,四层楼的砖房,“回”字形的构造。这里的邻居都亲切地称呼王艳叫“王二妹”。

王艳家住一楼,只要她不上班,她家里总是人来人往。上周三,王艳上中班,中午吃过饭,邻居胡言群就急匆匆地来到她家,“王二妹,这个绞绞针啷个打哟!”

胡言群是个中年妇女,听说王艳手巧毛衣打得好,就向她求助。其实前几日,王艳已把自己珍爱的“**”《650种毛衣样式》借给她看了,可眼睛不太好的胡言群觉得看着书数针麻烦,于是来找王艳“借力”。

丈夫段仁兵已经习以为常了,“她打毛衣,在矿区是出了名的。”前几年看有邻居怀孕了,王艳把收集的棉纱线一卷一卷缠起来,给小宝宝打内衣、小帽子、小袜子。王艳一个班组的所有女工家属都穿过出自她手的毛衣。

勤快的志愿者

前两年,王二妹成为了矿上的志愿者,工作之余常常到敬老院、空巢老人家里去“串门”。

王艳的邻居张锡书今年66岁,她得了多年的类风湿,一到冬天就行动不便。“张婆婆,这是北京的亲戚带来的糖果,你尝一尝!”上班前,王艳拿着几个新买的柑橘和半袋软糖敲响了张婆婆家的门。

张婆婆的儿子是矿上下井的工人,常年在外,前两年跟媳妇离婚了,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孙子。平日里,儿子在家的时间不多,家里的事都靠张婆婆*自张罗。王艳的到来,让张婆婆很高兴,两人亲热地拉起家常。

矿区有个敬老院,里面的老人几乎都认识王艳,逢年过节或是周末放假,女工王艳和一群志愿者同事,总会买些水果、糕点来看他们。院里的老人很多儿女在外地工作,生活不怎么能自理了,王艳她们就帮这些老人洗脚、洗衣服、梳头、剪指甲。老人们都很喜欢这个嘴甜手勤的王二妹。

64岁的周玉均腿脚不便,王艳常给周婆婆家带菜,其实王艳收入也不高,每月工资不足2000元,有时买菜也跟小贩五角、一块地讲价,可给周婆婆买菜她却很大方。市场上*新鲜的时令小菜,有时自家都不舍得吃,先给周婆婆买一把去。“小菜很便宜,不用了。”时间长了,周婆婆不好意思,硬塞*给王艳,她却一再推托不要。

“20年前,爸爸去世时,您捐了50元,那时可是很大一笔*了。”王艳对周婆婆说,街坊邻居,你来我往是很平常的事。

王艳是一名竖井主提升司机,在矿区*为艰苦的女工岗上班。2013年,因为王艳突出的工作表现和热心肠被重庆能源集团评为先进女工。

寻找30多位老邻居

大四合院里原本有147户,这些年,一些老邻居渐渐搬出了这里。

*近,夫妻俩拿出老账本翻阅时发现,好多以前熟悉的名字,已经好些年没有碰过面了。王艳拿着红笔,在每一个“失联”或不清楚近况的恩人名字旁边,画了一个“小红勾”。

记者帮她数了一下,大概有30多位,这其中包括捐款100元的兰莉、30元的谢多辉、20元的林龙三、10元的王金秀、5元的焦其康、2元的全吉华和陈富长……

“真的很怀念这些重情重义的老邻居、老工友。”其实王艳生活也很不宽裕,夫妻俩每月工资收入不到5000元,女儿在城里读高中花费也不小,但和20年前相比,王艳觉得现在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王艳说:“这老账本上的恩人人数众多,过了这么久的时间,还有不少人没来得及当面说声感谢,实在过意不去呀。”她希望通过重庆晨报找到“失联”的恩人,帮她和家人传递这份埋藏心里多年的谢意。

王艳做得一手好菜,特别是她腌制的香肠、腊肉是出了名的好吃。今年她想多灌些香肠、多熏几块腊肉,再热热闹闹张罗一顿年饭,邀请搬走的左邻右舍回矿区团年。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