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又放了一大批蛇苗,用于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龙特种养殖场坚持这样做,的确很不错。”8月19日上午,六安市金安区发改委的卫民来到横塘乡马槽水库,亲眼见证*龙特种养殖场场长汪庭忠将6000余条乌梢蛇苗放进山林。
作为省、市表彰的打工回乡青年**,作为六安名副其实的“蛇王”,汪庭忠曲折的创业故事,几乎能装满“一箩筐”。
早在1995年春节,渴望用技术改变生活的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山东曹县“养蛇女王”刘惠敏的创业故事,随后冲破家庭阻力,打起背包前往曹县,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从师学艺生活。在刘惠敏养蛇场,汪庭忠初步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但关键的技术却没有学到。尽管如此,汪庭忠还是决定回乡,于1996年6月创办蛇场。
由于野生蛇驯养难度大,**次养蛇没有成功,花去他一大半的血汗*。这时,父母也找到他,力劝他转行干别的营生,但生性好强的汪庭忠不信这个邪。意识到实践技术始终是自己的软肋,汪庭忠第二次踏上了求艺的漫漫旅途。**站他来到江苏宝应县潘晓翠蛇场。一路上,他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大馍,困了在车站椅子上眯一会儿。找到潘晓翠时,汪庭忠已熬得形如叫花子。潘晓翠不放心,不肯传艺,汪庭忠有自己的倔强劲头——他在蛇场外呆了三天三夜,*终打动了潘场长。看到汪庭忠勤劳朴实、喜欢钻研,惜才心切的潘场长在传授完自己的实践技术后,又建议这位安徽徒弟去湖南浏阳胡和平蛇场进一步“深造”,随后在胡老师悉心指点下,汪庭忠终于取得“真经”。学无止境。1999年初春建场之前,汪庭忠再次南下求学,师从广州暨南大学的“中国蛇王”劳伯勋教授,劳教授后来调到济南大学执教,他又跟着北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汪庭忠忙于四处拜师学艺而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顿之际,他的家乡九里沟乡党委**、九里沟村两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先后解决了场地问题、建材和贷款难题。1999年8月,一座占地2亩的蛇场终于建成了,随后还成立了旭龙蛇类研究所,从事蛇类繁育和产品开发……
汪庭忠用技术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成为乡里的致富***,但他致富不忘乡邻,先后为敬老院、20户贫困户提供各项资助达到20000元。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全乡涌现出了各类青年种植养殖专业户200余个,年创直接经济收入达400万元。*近两年里,他每年都要将自家孵化的10000余条乌梢蛇、王锦蛇幼蛇放归山林,用于保护山区生态平衡。
为了跑市场,汪庭忠常在六安与广东两地穿梭,十分辛苦,他说:“为了养殖场的发展辛苦一点没什么,若能帮助乡亲们做大做强养殖业,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