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是寻找幸福的训练

2014-07-28来源 : 互联网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人,他对谁都非常殷勤,对陌生人也会主动地亲切地搭话,还劝人喝茶。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会认为:“真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啊,还劝我喝茶,太感谢了!”

可是如果正值自己心里闹别扭之际,就可能会怀疑:“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啊?是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才故意向我献殷勤呢?”这样想的话,就不会欣然接受别人的好意,反倒会陷入怀疑和不信任的烦恼之中,结果只会让自己很痛苦。

像这样“扭曲看人”的现象,往往是由于摆脱不了过去的原因。人们在看待现实世界时,往往会浮现出过去受到伤害时所留下的恐惧记忆。

有一位妈妈找到了我,说自己的孩子有点调皮,但还能够被社会所容忍,但她自己却受不了孩子整天吵吵闹闹。因为每当孩子吵吵闹闹时,她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小时候父母吵架时给自己留下的恐惧记忆,所以孩子整天吵吵闹闹让她感到疲惫不堪。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小时候因被父母管教过严而丧失了自信心的父母,一旦听到别人追问,就会表现得相当敏感。当别人问:“为什么那样啊?”他们马上就会很不高兴,认为别人是在攻击自己;自己孩子随便问一句:“妈妈为什么那样啊?”就会朝孩子怒吼道:“闭嘴!”

如果过去受到过某种心理伤害却没有*愈,这种伤害就会残留在人的潜意识里。当受到现实生活中某件事的刺激时,这种伤害便会复发,再次伤害他们的心灵。

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再次面对过去的伤害。因为看到孩子的行为,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曾经的模样。

父母们虽然在嘴上承认孩子与自己不一样,但在实际看待问题时,常常不能将孩子和自己分离开来。比如一个平常的行为,如果是别人的孩子做的,根本不会太在意,但换了自己的孩子,感觉则会强烈一百倍。所以“扭曲看人”往往*容易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

但大部分的父母们,都不承认自己以扭曲的方式看待孩子。结果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毁了自己的孩子,却还不知道原因就在他们自己的身上。

无意识中伤害了孩子的妈妈

有一个孩子患了依恋障碍症。依恋障碍主要是由于孩子从出生到两岁期间,没有得到妈妈稳定的照顾而形成的,比如照顾孩子的人经常变换等。患了依恋障碍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对周围的环境漠不关心,只执著于一两种游戏或玩具,乍看之下,和自闭症症状有点类似。

这个孩子的妈妈可能为了孩子吃了不少的苦头,在和我谈话的过程中不停地落泪。孩子看到妈妈哭了,本能地感到不安,过来偎到妈妈怀里,可是妈妈却马上把孩子推开了,而且这样的情况反复了四五次。

我暂时中断了谈话,问这位妈妈:“见妈妈哭了,孩子过来偎到您怀里,可您为什么把孩子推开啊?”

“我有吗?”

“是啊,推开了好几次呢!”

“是吗?那别的妈妈不会这样吗?”

“别的妈妈会先安慰孩子说‘妈妈没关系’,然后再讲自己的事。”

这位妈妈沉默了片刻后,讲起了自己妈妈的故事。

比她小两岁的妹妹小时候体弱多病,妈妈就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照顾妹妹上。自己偶尔靠近一下妈妈,妈妈就会马上粗暴地把她推开,还要她快走开。这种心灵的伤害好像一直没有消去,因为她在讲述时一直流着泪。

本来想从妈妈那里得到爱,结果却遭到了妈妈的**,所以她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在无意识中,她也对自己的孩子重复着这样的伤害。

父母的伤痛可能会使孩子生病

世上没有哪位父母会明知自己不对,却还故意折磨孩子,只不过不知道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来自于自身罢了。如果矛盾的原因存在于无意识之中,自己要发现就更难了。

我很清楚,为人父母者比世上任何人都更爱自己的孩子,比任何人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

但我冒昧奉劝所有的父母,如果您真心地爱您自己的孩子的话,不妨进行一下自我分析。

我们非常不善于窥探自己的内心,但是如果学会了窥探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并走向幸福的坦途。

换句话说,自我分析是通向幸福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所以不要单方面地责怪孩子,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在与孩子的关系中,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做,一定要找出理由来。问题可能不在于孩子,而在于你的过去,可不能因为你的过去而毁了孩子啊!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