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凡的“茶中仙子” 开县龙珠茶

2014-01-17来源 : 互联网

在重庆开县除了一些**材、桂花米、柑橘等等特产之外,还有就是龙珠茶。龙珠茶是“开县三绝”之一,《龙珠茶歌》四处传唱开县龙珠茶带高雅的熟香,让人们都不得不为之“心动”!

"龙珠茶"主要生长在重庆开县敦好镇龙珠村龙珠寺一带,此地海拔800-1200米,土壤肥沃、环境优美、山青水秀、云雾缠绕是产好茶的*佳地势。从唐代起,便是历朝历代的贡品。但唐以降,虽仍是贡品,但名气却不见显露,何以到了21世纪的今天,龙珠茶一跃成为中国茶品中的新贵?很显然这是龙珠茶文化的作用。

早春嫩芽制成坯,并以双瓣和单瓣茉莉花交叉重窨“七窨一提”而成。成品外形毫芽肥壮重实,满披银毫,经精工巧制成珠球形状,美名“龙珠”。其茶香气鲜浓,带有清幽的茉莉花香,滋味浓醇,汤色微黄。开县龙珠茶带高雅的熟香,味浓略显甜,口味醇厚,汤色乌深,别有风味,连饮数杯,绝无腻感、反而感到情绪昂扬,思路广开。开县龙珠茶不但香味好,而且还是健胃的良药,对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有助益。

龙珠茶素有“形美、色绿、香浓、味醇,味**、无杂卉”之称。龙珠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属于天然的有机食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可可碱、茶碱、氨茶碱、糖类与脂肪类等种维生素物质。主要功效:提神醒脑、明目、生津止渴、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降血脂、抗辐射等众多**功效。

据《开县县志》记叙:“开县种茶始于汉朝,兴于唐朝,凡山皆产茶,品质优。”清嘉靖《夔州府志》载:“开州城北四里‘茶岭’之茶,味**,无杂卉。”在宋、明时期,由于我国东南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经济中心也逐渐由西南向东移,朝庭对四川茶叶并不重视,在这一时期开县茶叶少有资料记叙,无从查考。

清朝时期开县茶叶生产发展经历了发展、衰败、再发展的过程。据《开县县志》记载:“清康熙四年,龙珠茶被朝庭列为贡茶,茶叶生产由此而得以发展,全县产茶2000担,主产于正坝、大进、温泉、岩水等地;而至咸丰年间毁之无存,清末得又得以复苏。”这一时期与开县毗邻的城口、达州等地的茶叶生产发展迅速、产销两旺。主要生产晒青、炒青和粗茶。由此看,清朝开县的茶叶生产有一定发展,尤其是龙珠茶、大进早茶、锁口茶等名优茶相继**发展。茶叶销售一是“边引”销甘陕,二是“腹引”销下江,三是就近销万县、重庆等地。据清代甘桂林等《云阳县乡土志·商务》记载:“进口货物表。货物名色:茶;产地何由:开县、城口……贩运何若:水陆。”说明开县“腹引”茶一部分是经过云阳。

**前期,开县茶叶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到**30年,产茶430吨,**37年产茶过500吨,在川东茶区与城口县双双成为万担产茶县。这个时期,茶叶主要是销下江,其次才销甘、********期,由于连年战争,茶叶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1949年,全县仅产茶140吨。主要生产晒、炒青。以本地销售为主。

解放后,党和**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加大了对茶生产的投入,使开县茶叶焕发了青春。经过建国初的**,1960年茶叶面积800公顷,产茶215吨;1970年发展到2333公顷、产茶300吨;七十年代后开始发展红碎茶,至1983年,红碎茶达250吨,1985年达茶园面积2533公顷、产茶1000吨。1978年开县被列为全国产茶基地县。1984年由外贸统购统销。

开县有很多具有开发价值的地方产品,其中仅仅是贡品的就有**材、桂花米、柑橘等等,它们要是也能像龙珠茶一样乘上文化的翅膀,开县的农副产品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的时代。

《龙珠茶歌》四处传唱:龙珠茶山哟好风光,云缠雾绕似天堂,春色山外山哟,绿波行连行,好茶知时节,春山百鸟唱,十里茶山十里情,十里茶山十里香,龙珠茶飘馨香,龙珠茶映霞光,龙的传人好精神,龙的传人更健康。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