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立秋准确时间是几月几号?立秋节气习俗有哪些?

2018-06-30来源 : 互联网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表示秋季的开始,虽然立秋开始,但是气温却不会一下子降下来,不过很多人都很关心立秋时间,那么2018年立秋时间是几月几号?立秋节气习俗有哪些?

2018立秋时间

2018年立秋是2018年8月7日21:30:34,农历2018年六月(小)廿六,星期二。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初候,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二候,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三候,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但由于全国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

立秋天气特征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正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加强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的监测预报。

立秋时节,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北方各地要适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促进作物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棉花要及时整枝,减少营养消耗,结合灌溉进行施肥,力争多坐秋桃,提高棉纤维品质。

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地区,则要加强晚稻和一季稻的田间管理,采取以水调温、叶面喷肥等措施防止高温危害;加强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的田间水分管理,注意蓄水保墒。西南地区要及时收晒成熟作物和做好田间管理。

总体而言,立秋时节在降水偏多地区,人们要注意改善田间通透条件,促进一季稻等作物正常灌浆结实;沿海地区要注意防范热带气旋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立秋习俗有哪些?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2、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3、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4、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5、秋忙会

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6、秋社

秋社也是立秋习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7、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8、吃鸡蛋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