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霾天气生活防护手册
当霾出现时,人体需预防哪些疾病?灰蒙蒙的天空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生活习惯又应为此做出哪些调整?
霾天气下 哪几类人群需注意?
心脑血管、呼吸道、糖尿病患者
“雾霾天气会使得流感病毒的浓度升高, 同时,大粉尘颗粒吸入后会刺激气道,对于本身就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尤其需要注意。
除了老人、小孩、体弱者和呼吸道慢性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敏体质人群外,还有两类人群,在霾天气持续的情况下,也需谨慎:糖尿病群体和做过器官移植的病人。因为霾天气持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免疫力系统会显得更为脆弱。
口罩究竟有没有用?戴总比不戴好
随着霾黄色预警的发布,是否需要戴口罩出门,究竟戴哪种口罩更靠谱,众说纷纭。
当霾天气出现,戴口罩肯定比不戴好,而口罩的选择,*好是N95型的口罩。
据介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口罩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N95型口罩”都适合大家用于日常出行时对霾的防护。
若戴纱布口罩,则对绵的层数要有所要求,4-8层比较厚的可作参考,也可将两个纱布口罩叠加配戴。
近期停止晨运和户外运动
灰蒙蒙的天气下,有晨练习惯的市民,*好暂停。冬季本身就不适晨运,实在要运动,*好选择在晚上或者上午9点后,而近期这样的霾天气下,任何年龄结构的人锻炼都应该暂停,不仅局限于老人。同时,*好将在户外的运动调整在室内进行。
“减少出行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比如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外出时,穿衣*好要厚实、严密性强,戴护目镜、帽子和口罩进行遮挡。
同时,有配戴隐形眼镜习惯的市民,近期也请减少佩戴或不佩戴隐形眼镜。眼科医生们表示,雾霾的细微颗粒接触到眼睛表面,普通人可以通过反射性眨眼,清除这些细微颗粒物,但难以******,而且隐形眼镜通常全天佩戴,PM2.5其实已经在镜片表面不断黏附累积,需警惕影响到眼表组织。
怎样调节?多穿亮色衣物
医生们表示,长时间的阴霾天,会使得人体内的细胞兴奋性降低,人难免会出现情绪低沉,感到疲惫。这时,市民们可以试着多穿亮色的衣服、把屋内灯光调亮以及多听听轻音乐等调节心情。多和朋友、家人聊天,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对于饮食来说,本身就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雾霾天气应该少吃刺激性食物,如*锅、酒等,应该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不过,对于*近热议的“吃食物清肺”一说,并没有一种或几种食物可以将肺里的粉尘去除,食物清肺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清肺食物和清肺**品都只是一个噱头。
如何防护?做好这四点
近期市民要做好以下自我防护措施:
1.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霾口罩。口罩应正确使用,及时更换,不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2.家里保持房间通风并开启空气净化装置,不要长时间关闭门窗,应适当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为宜。
3.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需增加营养、**休息以增强抵抗力。饮食以清淡为主,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4.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在雾霾天气可服用一些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来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原有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