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的酸度是有限度的,如果酸奶在储存、物流过程中脱离了冷链,如被搁置在室温或者户外环境下,乳酸菌会迅速繁殖而导致酸奶酸度增加,并且超出可接受范围。
这样的酸奶口感会很酸,而且乳酸菌活力下降,乳蛋白变性程度增加,不利于人体吸收,也不利于肠胃健康。保存越久,酸奶的品质越难**,所以,酸奶不要***买很多,尽量现买现喝。
表达2:土豆切开后变褐、鲜榨果汁变色
解读:发生酶促褐变,损失维生素C
果蔬和薯类食物中天生存在“酚氧化酶”,同时还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物质”,它们如果碰到一起,再加上氧气,就会发生“酶促褐变”,即酚氧化酶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色的“醌类物质”。
这些醌类物质能够相互聚合,使颜色越来越深。这个过程中虽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但褐变后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并且还伴随着维生素C的损失。
要想避免此反应,榨果汁前应该先用沸水烫一下原料,使酚氧化酶失活,或者榨汁时加一片维生素C,土豆、藕片或山药切后如果不能马上烹调,应该放入滴了醋的水里。
表达3:烤肉产生棕红色、烤馒头变黄
解读:发生美拉德反应,可能产生致癌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经过120℃以上高温烹制后,颜色会发黄发褐,同时释放出诱人的香气,这个反应叫美拉德反应。
比如红烧肉、烤鸭、烤面包、烙饼、油炸……各种烹调后颜色变深发褐的处理,几乎都促进美拉德反应。丙烯酰胺(一种致癌物)是这个反应的一个副产物。
它本身和香气无关,也没有颜色,但一般来说,食物加热后颜色越深重,香味越浓郁,丙烯酰胺含量也会越高。因此,馒头片、面包片不要烤到太黄的程度,尽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类制品,如炸薯片等。
表达4:紫甘蓝焯水变蓝
解读:花青素遇碱变蓝,稳定性下降
草莓、紫甘蓝、紫薯、紫米等食物富含花青素,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