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咬了,千万别拽别抠!”一到夏季,蜱虫叮人事件便时有发生。近日,赵女士在微博中提及儿子被蜱虫叮咬一事,引发网友关注。因蜱虫越拽越往皮肤里钻的特性,大家便开始担心若真遇到不知如何处理。对此,北京304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成勇表示,如在野外无法及时就医时,市民可尝试用酒精等刺激液体闷晕蜱虫使其自行脱落,绝不可生拉硬拽。
赵女士儿子近日在幼儿园操场玩耍,被一只蜱虫叮咬耳朵后,“我发现儿子耳朵后面有一个芝麻粒儿大小的黑点,他说不疼也不痒,后来用手碰了一下,小黑点就鼓了起来,但就是不下来,所以我怀疑可能是蜱虫”。赵女士不敢轻举妄动,赶紧带着儿子去了医院,哪知辗转两家医院才确诊。
“先去了就近的一家医院,医生说没见过这种虫子,不知如何处理,让我去专*蚊虫叮咬的304医院看看”。随后,娘俩又辗转来到304医院,医生才确认赵女士*初的猜测。“确实是蜱虫,医生准备用麻醉针把虫子弄出来,但刚擦了一下碘酒,虫子就自己掉下来了”。见患处没有异常,赵女士带着儿子回家了。“到家擦了点消炎药,第二天也没事就照常上学了”。随后,记者也从赵女士儿子所在幼儿园了解到,事发第二天校方已将此事通知上级**及相关防疫部门,并安排专人近日对校内外进行杀虫作业。
“在北京,蜱虫五六月份比较常见,一般人被咬后,用风油精、花露水点一下,它就会死掉。不过不懂的话,千万别自己处理!”记者看到,在得知赵女士的经历后,不少网友对蜱虫有点儿犯怵,“这个还不能随便拽呀?快给普及一下常识!”
昨天,记者为此咨询了周成勇主任。**表示,蜱虫主要出现在夏季,并不罕见,蜱虫咬人后,可能导致身体局部产生过敏反应,蜱虫的两个螯会咬住肉不松开,因此不能强行拉扯。“蜱虫有钻洞的特性,因此特别喜欢往耳朵眼儿里钻,市民遇到后,可尝试使用酒精、白酒等有麻醉效果的液体闷住蜱虫,使其麻醉后自行脱落,如蜱虫掉落后,被咬的部位有疼痛等不适感,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