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第六人民医院,孩子的妈妈抱着刚离开的孩子从*救室出来
与31层类似户型的30层户型结构,孩子就是从没有护栏的窗户掉下的
小孩从高空摔下,头部在泥土上留下10多厘米深的痕迹
这是一次难以开口提问,痛心而又遗憾的采访。
昨天上午9点多,市六院,紧闭的*救室内,传来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上午11点30分,*救室的门打开了,一位头发凌乱,双眼红肿,穿着白色外套的年轻母亲,紧紧怀抱着小花被包裹着的儿子,缓慢走向停在院门外的等候2小时的殡仪馆黑色面包车。
他才1岁多,昨天上午9点左右,从南岸青龙路一小区31楼家中坠下,*救无效离开了深爱着他的父母。
警车将孩子送到医院急救
昨天上午9点多,六院急诊科接到120电话,称青龙路一小区有小孩坠楼,救护车刚开到1公里外的麦德龙附近时,一辆警车已载着小孩和家人赶往六院方向。
从医院监控录像上看到,上午9点15分,警车抵达了急症室外,随后孩子被送入*救,年轻的父母瘫坐在*救室外的长凳上,相互依靠着哭泣。
*救约持续了30多分钟,可孩子还是停止了呼吸。
*后一程,妈妈坚持抱孩子走过
昨天上午来到医院急诊科时,*救室的门已经关了起来,我们从门缝中看到,身穿白色外套的母亲和穿着蓝色外套的父亲,背部靠墙,怀里抱着刚刚离开的儿子,抱头痛哭,不愿离开*救室。随后,几位亲人也走了进去。
上午11点30分,这对父母在*救室内哭了大约1小时40分钟后,门打开了,母亲抱着儿子*先走出来,孩子包裹在蓝色小花被中。母亲坚决不肯将孩子放入殡仪馆黑色面包车冰冷的后车厢里,而是抱着孩子一起坐在驾驶室后排。孩子的父亲泣不成声,告诉我们他与妻子结婚3年多了。
孩子从31楼坠入背后花坛
昨天中午11点多,我们赶到事发小区。当时还在下雨,天空阴沉沉的,小区住户说,孩子住在10栋31楼,当我们找到这一户时,屋里已经没有人。
随后,一位业主将我们带到这栋楼背后的花坛中,这里就是孩子掉落的地方。小区保洁员说,这块地前不久刚刚翻过的泥巴,准备栽花。如今泥土中出现了一个两拳大小的圆坑,*深处约14厘米,泥土中还残留着几根短头发。
“我听见有人喊小孩掉下来了,赶紧跑过去帮忙,见到一个年轻女子抱起孩子正从花坛里跑出来,手不停地抚摸着孩子的脸。”小区保洁员说,两口子抱着孩子,刚跑到门口就遇见一辆在此巡逻的交巡警车,警察赶紧开车将他们送到医院。
听小区居民说,似乎事发当时父母在吃饭。
垃圾桶旁堆着学步车、小飞机……
下午2点多,几位亲友回来了。一辆唐老鸭外形的儿童小车从屋里拿出来,放在了31层楼梯间的垃圾桶边。除了这辆小车,这里还堆放着不少玩具,蓝红相间的小拖车、圆形学步车,一个浴盆里还堆放着小飞机、挖土车、卡通小板凳、玩沙的铲子、识字卡片,还有两袋还未开封的学习用品……
“他们家的孩子很可爱,活泼好动,以前经常看到,太可惜了。”邻居们听说这消息后心情都很沉重。
说到防护栏
“我们是打算装的,但还没有装……”
孩子的父母也回来了,妈妈眼睛显得有些红肿,“这件事我还没有告诉爸妈,娃儿的祖祖还躺在病床上,我们都不敢跟他们说……”这位母亲哽咽着不愿多说。
因为没有进入室内,不知道孩子坠楼的具**置,当我们询问家里的窗户是否安装了防护栏时,孩子的爸爸申先生开口说:“我们是打算装的,但还没有装……”10多分钟后,这对夫妻换上黑色上衣再度出门,丈夫伸出左臂将妻子搂在怀中,妻子无力地将手搂在丈夫腰间,不住地抽泣……
近年来,幼童坠楼事件频发,其中的一些共同点,更加值得各位年轻的爸妈警惕。
4年前,
4岁男孩曾从同一栋34楼坠落
共同点:两家都是跃层,窗户都未装护栏
朱大爷住在这对夫妻的隔壁。“他们家是跃层,跟我们家户型不一样。”朱大爷家从孩子落地的位置推测,可能是从卧室窗户坠落的。
我们在朱大爷家卧室看到,玻璃窗安装在60厘米高的水泥矮墙上,接近4米长,窗户大部分是封闭固定的,只有一个单扇的小窗户可以往外推。成年人站在窗边,窗户底框与膝盖齐平,推窗的位置靠近胸口。朱大爷说,他们的孙子3岁多了,两年前为了安全,花3000多元在两间卧室窗户上装了1米多高的不锈钢护栏。
我们在小区里看到,部分住户家的窗户上加装了不锈钢护栏,或者不锈钢丝的隐形防护网。多位带小孩的业主说,自从家里有了小孩,他们都加装了护栏,有些业主家甚至把阳台也做了防护网或者用玻璃窗封闭起来。
“4年前,同一栋楼,也曾有娃儿坠楼,所以我们都特别注意。”小业主们说。
经过查询,在2009年12月,在这个小区同一栋楼,一个4岁大的男孩从34楼的家中坠落身亡。据报道,那位男孩家也是跃层,孩子是从二楼书房的落地窗跌落,落地窗周围没有防护栏。小孩的爸爸说本来已经定好第二天就请人来装护栏,没想到就在爷爷上厕所的短短几分钟,孩子就出事了。
2个月前
1岁多女童也是翻窗坠下31楼
共同点:家长可能都低估了孩子活动能力
今年9月下旬,渝北有一个1岁零10个月的女孩,趁爷爷奶奶睡觉时翻越60厘米飘窗栏杆,不幸从31楼坠落,爷爷奶奶一句“万万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能翻过去”令人扼腕叹息。
此次出事的孩子,同样只有1岁多,孩子父亲说:“我们是打算装防护栏,但还没装……”
出事的孩子都只有1岁多,可能,家长只是觉得孩子还小,想等孩子大一点了就装防护网,可是,防护网还没来得及装,悲剧就发生了。
儿童心理学专家介绍,孩子的活动能力超乎大人的想象,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在没有家长的帮助下爬上30厘米的台阶。两岁后,90%的孩子已经能够做到在帮助下上楼梯、原地跳、用脚尖走等动作。40~60厘米高的飘窗窗台,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高层住宅越来越多,除了排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外,家长还能做什么?教育专家认为,其实,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加强幼童的安全认知。
“鸡蛋坠落”,“胸口划线”
这些游戏,
能帮助孩子认识危险
“鸡蛋坠落”:高空坠落的危险,可能光凭嘴巴说,并不能完全让孩子产生印象,那么家长可以做一个实验,拿一个鸡蛋从一定高度抛下,让孩子看到鸡蛋碎裂,然后告诉孩子,我们的身体,就像这个鸡蛋一样脆弱,“这样的视觉冲击,让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
“胸口划线”: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史佩绮介绍,女儿3岁时,史佩绮会在她胸前划一条安全线,高度大致是在胸口,并告诉她如果窗户或栏杆达不到这条线,就不要将身体探出去,并在生活中找机会不断重复这个概念。
“坐飞机”,“变超人”
这些游戏,
会让孩子丧失恐惧感
“坐飞机”:史佩绮建议,像“坐飞机”这种游戏(将幼儿举过头顶,松手后再接住),家长尽量少做,它可能会让幼儿体验到自由落体的快感,丧失对坠落的恐惧感。这对于对危险判断不足的孩子来说,非常危险。
“变超人”:此外,如果孩子看完动画片后有模仿超人飞来飞去的冲动,必须告诉他,“你所认为的会飞只存在于动画片里,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时报通96128感谢李先生提供新闻线索)
还有一些数字
请你提高警惕
25%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坠落伤是婴幼儿直至儿童期*常见的意外伤害,占全部意外伤害的25%以上。
2~6岁
法制晚报也对近年来媒体公开报道的40起儿童坠楼事件进行了统计:其中,2岁至6岁之间发生坠楼共有32名儿童,占八成。这之中,又以3岁儿童*多,共有9名。
23人
调查中,坠楼事件中,近八成的儿童家中因未安装防护栏而从窗户或阳台坠下,独自在家的儿童接近六成,其中23个案例发生在父母不在家时。
3~7层
调查显示3~7层反而是儿童坠楼事件发生较多的楼层,因为楼层较矮,所以家长们可能警惕不足。
3天,2起
今年下半年,我市就有数起儿童坠楼事件发生,其中两起事件相隔仅1天。
9月20号,家住鲁能星城的3岁小男孩小辛,趁妈妈上卫生间时,翻上了主卧室窗户前的书桌,不慎从5楼摔下。
9月22日,渝北奥林匹克花园,一个1岁零10个月女孩,趁爷爷奶奶睡觉时翻越飘窗栏杆,不幸从31楼坠落,*终没能挽回生命。
10月19日,南坪,一场满月酒中,两男孩玩耍时从酒店8楼窗口坠下,不幸身亡,两孩子一个5岁,一个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