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为何叫好不叫座?"心脏"尚不给力

2014-05-21来源 : 互联网

电动汽车为何叫好不叫座?作为电动汽车“心脏”的电池,如何支持其跑得更远?10月18日,在第二十一次中国科技**上,现场的**学者就此展开了激烈讨论。

消费者为何不“买账”?

电动汽车是解决石油能源危机和实现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在大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普通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在北京,购买燃油汽车,上牌照需要摇号;如果购买纯电动汽车则不需要摇号。即便这样,购买电动汽车的人仍然****。”国家973计划项目*席科学家、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吴锋坦言,这说明,现在的电动汽车还达不到他们心理的标准。

他认为,要做大电动汽车市场的蛋糕,电池在高性能、高安全性、高性价比上还需要革命,其商业化的确还有一段过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电动汽车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他表示。

怎样做大电池容量?

据了解,材料技术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一般占电池成本的50%以上,因此也成为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瓶颈。

就目前而言,锂电池在现今的纯电动汽车中应用量*大,占有**的主导地位。不过,就锂电池的容量来说,还难以**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需求。

那么,如何让电池容量更大,使电动汽车能够跑得更远?不少**学者也正在研究探索不同的新型动力电池。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温兆银举例说,用钠氯化物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不仅具备大容量的优势,在发生碰撞时,也不会产生致命的安全隐患。欧洲现在已经有超过万辆携带钠氯化物电池的电动大巴在**运行,目前国内也正在积极开发,有望3年后实现产业化。

此外,液流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都可能在电动汽车上加以应用。

新型电池能否替代锂电池?

我国正在研发的多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电池是否将取代传统的锂电池?对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来小康并不赞同。“哪种电池将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占主导地位并不好说,就目前情况来看,新型电池有一些优势,也存在很多亟待攻破的难点。”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立贤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比如氢氧电池可谓“***”,但如何制氢并有效地储存却面临着很大的技术挑战,也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在一段时期内,我国都将处于储能电池产业的培育期,所以,将出现多种电池技术共生并存的局面。

“不同类型的电池可以相互补充,多元化发展,适应不同的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来小康说。记者张亦筑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