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孩子王”,他是一个“背包客”,他很享受自己的每一次出行,因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几乎全是各种“正能量”,他渴望邂逅这些爱,并传递它们。他希望自己的“背包客”生涯可以走得更远。 周文捷在曼谷考山路。 23岁周文捷成为“背包客”的**次出行,有些“匪夷所思”:在家楼下吃着烧烤,突然想要出去看看,于是拿着手机和身份证,连行李都没带就坐上了*车。这一次出行,让周文捷**迷上了背包旅游。于是,工作—旅游—工作—旅游……成了他现在的基本状态。 出发 他冬天出去春天回来 “花*少的*,走*远的路,看很多人一辈子看不到的风景。”周文捷中等个子,穿衣打扮很规矩,笑起来十分憨厚。旅途间隙,他是个“孩子王”,在南坪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做托管老师。 周文捷是在高中毕业后迷上旅游的。2012年春节前的**,他与朋友聚会,喝了点小酒,回家以后,到楼下吃烧烤,突然想要出去看看。 就这样,周文捷拿着手机和身份证,还有包里揣着的几百元*,连包都没收拾,直接冲到*车站,坐上了去北京的*车。到了北京,他因只穿两件单衣,冻得手都紫了。他赶紧到车站附近的银行开户办卡,让家里人把*存过来。 周爸爸对儿子的这次出行,印象深刻,“他是冬天出去,春天才回来。”在北京玩了三天,周文捷又去桂林。在那待半个多月后,他想回家,却正好碰到春运*繁忙的时候,根本买不到票。 于是,一咬牙,周文捷干脆去越南。这一趟,他还顺便走老挝、泰国,花了三个月多的时间才回到重庆。 感受 旅途中的爱需要传递 周文捷很享受自己的每一次出行,因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几乎全是各种“正能量”。 在越南岘港,周文捷租辆摩托车,准备骑行几十公里游览海港。但在路上,他遭遇车祸。 虽然只是外伤,剧烈的疼痛依然让他一时趴在地上起不来。 很多路过的越南人跑过来,几个人扶着他,带他远离着*的摩托。两个女生拿出手绢帮周文捷包扎。 随后,几个陌生女子主动把周文捷带到医院。不过,医院里一个“开小差”的医生,差点让周文捷吓破了胆。“那个医生说,我可能需要截肢,我一下从轮椅上蹦起来……”幸好,另外一个医生很快接手,并说“之前那位医生,只是喝了点小酒”。 在泰国彭士罗,几个当地人得知周文捷是来自中国的背包客,很热情地邀请他去家里做客。周文捷到一家杂货铺问路,热情的**马上关上店门,开车10多公里送周文捷到附近的车站…… 周文捷说,旅途中会遇到很多感动,他渴望邂逅这些爱,并传递它们。 心愿 让背包生涯走得更远 周文捷每次出行都是自己设计路线,选择得多是原生态的地方。 周文捷说,在外面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自己*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责任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 在外国,一个人就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周文捷介绍,很多事情要从细微处做起,如每次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会买瓶水送给帮助他的人,或以其他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感谢。 周文捷的父母,对于儿子的选择,很支持。只是一再强调,不希望他去危险的地方旅游,一切以“安全”为**要素。 周文捷希望自己的“背包客”生涯可以走得更远。“如果说一个人旅行的苦涩是不可能在名胜前摆pose拍照的话,那么一个人旅行*为精彩的,就是这一路遇到那些人。他们的经历或者交谈总是能给我不断地启迪,让我有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