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宅”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标签。宅在宿舍里、教室里、学校里、家里;宅在网络社交圈里、自己的小圈子里。重庆邮电大学的30名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公交车,挑战“巴士演讲”。
他们以这种形式走出象牙塔,提升自我、接触社会,效果如何呢?昨天上午,记者跟随演讲学生走到了他们“巴士演讲”的公交车上。
背稿子结巴开讲遇冷场
福建小伙张楠翔是艺术设计系大一学生。带着准备了好几天的演讲题目“美”,他在学校门口走上了346路公交车。张楠翔告诉记者,他希望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乘客分享他对“美”的认识,讲述如何审美的方法。
本次巴士演讲要求参加人要脱稿演讲,出发前,张楠翔就反复熟悉了演讲稿。
“站在大家前面,我就慌张了,紧张得结巴,语无伦次,大脑里一片空白。”张楠翔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向陌生人演讲,还没正式开讲,他就没法继续了。公交车上有些嘈杂,乘客们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眯眼打盹,全然不顾张楠翔的存在。张楠翔试着提高声音:“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美’(接着就是长时间的停顿)。”效果一点都不好,几乎没人关注他演讲。
“那我换个话题,我们来……聊聊……‘环保’。”脸颊通红的张楠翔只能尴尬地自言自语,声音也越说越低。新的话题也没能引起乘客的兴趣,最终他草草收场,在海棠晓月站下了车,继续坐同一路公交车返回学校。
拉家常成功逆袭获掌声
返程途中,“冷场哥”张楠翔想继续挑战自己。借司机靠站停车上客的间隙,张楠翔征得司机同意后,深吸一口气,再次走到车厢前面,试了试随身麦克风的效果,简单自我介绍后,询问了乘客是否愿意听他的演讲。
他讲的还是“美”。不过,张楠翔将之前死记硬背的演讲稿全部抛之脑后,从眼前看到的物品打开话匣子,拉家常似的完成了5分钟的演讲。这一次,他收获了掌声。有点兴奋的张楠翔,即兴给乘客讲了一个冷笑话。
“虽然只有几分钟,我个人收获蛮大的,提升了胆量和口才。”张楠翔最终成功完成了演讲,“大学生还是要多接触了解社会,不能光自个儿玩,或成天待在宿舍、教室,不然跟高中没什么两样”。
聊跳舞女生获乘客称赞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悠悠的唱着最炫的民族风,让爱卷走所有的尘埃……”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二女生王静莹,用嘹亮的歌声为她演讲《广场舞冰火两重天》开场。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娇小的王静莹背着双肩包,唱着歌在车厢前面一站,随即吸引了不少乘客的目光,后排个别乘客还探出身子来看热闹。
王静莹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喜欢主持、演讲,普通话标准。她从月初的新闻热点——温州市一业主花26万元买来“高音炮”,成功逼退广场舞的事件引入,导出“广场舞冰火两重天”的主题。然后,她又结合外婆也喜欢跳“坝坝舞”来健身、会友的故事展开。接着,王静莹又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表达出工作学习之余,可能也需要休息空间的诉求。最后,她提出各个社会群体应互相体谅包容,尊重中老年人健康适度休闲娱乐方式。
“这个小妹儿讲得好,确实有道理。”乘客张女士连忙拍手称赞,大学生能够思考这些问题,关心生活中事情,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好的表达出来,这是好事。
“公交车是一个很特殊的演讲场所,空间相对狭小、噪音多,不能随时保持良好的演讲状态。”王静莹告诉记者,她是报名参加活动后,特意提前打探了她演讲的375路公交车,发现这条线路的乘客以中老年人居多,于是便选择了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广场舞话题。
声音
口才好求职有优势
“大学生主动与社会接触,肯定是好事。公共场合演讲有助于提高青年的沟通能力和口才表达。”昨天,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华威人才市场总经理李舒雯,她对重邮学生的“巴士演讲”活动表示肯定,她也鼓励大学生可多参加类似活动,“沟通能力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好口才可为求职获得先机,也能在职场上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把握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