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到一半常常从梦中醒来,不少人都将其轻描淡写地归结为“睡眠浅”。你或许不知道,“睡眠浅”的人发生脑动脉硬化的几率更大,患中风和认知障碍的风险也会明显升高。
*近,一群研究者发现,断裂性睡眠,即本该连续的睡眠反复被打断与脑动脉硬化、皮质下梗塞的发作有关,它可以加剧个体脑组织的缺氧程度,增加患者中风和认知障碍的风险。这项研究结果被发表在1月14日的《Stroke》杂志上。
这个研究由多伦多大学神经学副教授、神经学家Andrew Lim牵头,他们选取了315名捐赠了大脑的死者进行尸检,死者平均年龄为90.4岁,70%是女性。
这些参与者在生前每两年间都要佩戴至少10天的活动记录器,研究者用相关数字量化睡眠监测,包括他们的觉醒指数和睡眠质量。由于许多参与者佩戴不止一个活动记录器(平均3个),研究者会将这些记录器中的数值进行平均。
这些参与者平均每小时睡眠被打断7次。
结果表明,超过1/4(29%)的参与者有过中风发作的经历,61%的参与者至少出现过一次中到重度的脑血管损伤,睡眠中断次数较多的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几率升高27%,每小时醒来次数超过2次的患者,他们出现大脑缺氧的几率较普通人高30%。
Andrew Lim与他的团队在对待这一研究结果时非常谨慎。他说,断裂性睡眠确实可以通过诊断和*疗睡眠障碍(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或是隔绝打断睡眠的环境与社会因素(比如亮光、噪音、不规律的睡眠模式)得到缓解,不过仍然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病人通过辅助手段缓解被打断的睡眠就能够防止自己患上脑血管相关疾病。
不过Brian Silver,布朗大学阿尔伯特医学院神经学副教授,在Medscape上发表评论表示,尽管Andrew Lim对待结果非常谨慎,认为OSAS不一定会导致断裂性睡眠,“但事实很有可能就是如此。”
一则2015年的新研究表明,的确有80%的缺血性中风病人被监测到患有OSAS。
“这表明,如果我们*疗OSAS,就有可能降低这些病人二次中风的风险。”
*近的指南认为临床医生正在考虑对缺血性中风病人进行OSAS的检查,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OSAS会引发中风,或者至少会使得中风发生几率更高,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中风会导致OSAS,或是有什么其他因素导致了这两者。
“一旦得到更多数据,这样的指南就会更有力。”Silver说道,“当然,的确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更充分的证明。”
“尽管现在说提高睡眠质量就一定能防止脑血管的伤害还有些早,这个研究只是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种可能。不过,它至少提出了另一个告诉大家应该好好睡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