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玩商

2015-10-16来源 : 互联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盛天和

玩,是一种高智慧活动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成长,但是,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不仅让学生倍感压抑,也让家长困惑和焦虑,为了**学习成绩**,游戏被列为课业学习的“祸害”,于是,“教师反对玩、家长不许玩、学生不敢玩”成了现在导向学生生活的“主流价值”。

其实,要做到真正“会玩”是需要智慧的,不仅游戏的设计需要,而要完成游戏更需要智慧,需要游戏者认真投入,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完成一项项“任务”。

同样,快乐的玩不仅考验着孩子的认真、智慧和坚毅,而且往往给游戏者以“意外的智慧收获”。有关从游戏和日常生活事件中获得灵感、提升智慧、**发展的案例在历史长河中不胜枚举。譬如医生听诊器的**,就源自一群小孩的“敲木棒”游戏;而令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费蔓教授自豪的,并不是他的“曼哈顿计划”,而是他从小的好玩“秉性”和伴随他成长的“智慧游戏”。

课业是一种学习,游戏同样是一种智慧训练,而且是在孩子快乐、主动参与的情境下开展的学习,从学习心理学角度看,这样的学习和训练更有效。

玩,可以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玩商”,如智商、情商、财商一样,是对人的素质或能力的一种表达形式。会玩,需要智慧;会玩,同样是对游戏者各种能力的“考核”。爱玩不等于会玩,游戏对于人才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不仅要“爱玩”,更需要“会玩”,这就是“玩商”对于人积极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它包含了游戏者多方面的智慧和能力,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1.自我控制能力。“玩物丧志”是教师和家长*关注、*担心的后果。不否认有不少中小学生因为沉溺于电子游戏而误入歧途,但是,不能因此把目光集中到游戏本身,把一切归罪于游戏。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一令人心痛的现象,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憾——没能教会这些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游戏、正确把握自己,没能教会他们如何利用游戏愉悦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反而让游戏给“打垮”了。所以,我们**可以将游戏作为教育载体,引导和培养孩子如何在事件的推进中正确把握自己,适时地调整自己,不断提升自主能力。

2.法律规范意识。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的规则来自集体对娱乐活动的组织,从而带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同时,“如果儿童的智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他们是无法理解并遵守规则,更谈不上共同制定规则了”,“更重要的是,在有规则的游戏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的规范化反映了儿童参与有规则的或由规则支配的社会关系的能力,同时,也为儿童积极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经常组织青少年儿童参与各种融入规则的游戏,让他们犹如置身于一个个模拟的社会性活动之中,久而久之,将有利于他们在娱乐的情景下逐步养成积极的守规意识和良好的守规行为,这可以为他们日后的社会法制教育和守法行为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社会交往能力。一般的社会性儿童游戏都是一种多人共同参与的娱乐活动,每个参与的学生,不仅是其中的一个娱乐者,同时也是这一情景中的“事件主体”,特别是在带有角色的游戏中,每个参与的学生担当着某个事件中的角色,承担着一定的游戏任务,在游戏的群体互动中必须面对各种事件中的人际问题,并且作出良好的应对决定和行动,不然就因不能达到游戏要求而被“淘汰”出局。经常性的这类游戏体验和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更能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逐步学会各种不同场合中人际问题的应对和处理,这种社会性能力是学校课堂讲授难以达成的。

标签: 休闲养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