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泄密者的内心世界

2015-10-15来源 : 互联网

艾尔斯伯格1962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论文正是提出“艾尔斯伯格悖论”:设想你的朋友在你面前放一个花瓶,花瓶里有三种颜色的珠子:红色、黑色和黄色。花瓶是陶瓷的,所以你看不见里面,你朋友告诉你珠子一共90个,其中红色30个,黑色和黄色一共60个,但是黑色、黄色各多少你并不知道。

现在有两种情况供你选择:A)如果你伸手进去摸,摸到一个红色的珠子,你将得到100美元。B)如果你伸手进去摸,摸到一个黑色珠子,你将得到100美元。请问,你选择A还是B?绝大部分人选择A。

接下来你有第二次选择:C)如果你摸到一个红珠子或者一个黄珠子,你将得到100美元。D)如果你摸到一个黑珠子或者一个黄珠子,你将得到100美元。请问你将选择C还是D?绝大部分人选择D。

为什么称为悖论?因为这两次选择违背了经济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定律——一致性定律。如果x>y,那么x+a>y+a。再回头看上面的实验,**次红珠子>黑珠子,那么第二次就应该是红珠子+黄珠子>黑珠子+黄珠子。可是实验结果却是相反,红珠子+黄珠子<黑珠子+黄珠子。

泄密者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

那么,怎么解释艾尔斯伯格悖论呢?艾尔斯伯格认为人们讨厌模糊性,为什么选择A?因为大家清楚地知道红珠子是30个,而黑珠子到底多少个不清楚。那为什么选择D?同样的道理,因为黑珠子+黄珠子一共60个,而红珠子+黄珠子有多少个不清楚。因此,学术界又将“艾尔斯伯格悖论”称为“模糊厌恶”。

哈佛大学毕业后,艾尔斯伯格先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后在**的兰德公司工作。1971年,他将一份“五角大楼”的绝密文件泄露给《纽约时报》等媒体,这份文件详细介绍了美国政府在整个越南战争中是如何精心误导公众、蓄意左右民意;尤其重要的是,文件显示美国政府早就意识到美军无法在越战中取胜。

联邦调查局用了2个星期的时间找到了艾尔斯伯格,1973年1月,他正式受审,他被起诉触犯了“间谍法案”以及盗窃政府财产罪,这些罪状加起来,他可能面临115年的监禁。

一个曾经研究“模糊厌恶”的学者为什么为了泄密而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置于“模糊”的不归路呢?也许艾尔斯伯格认为,我们厌恶的并不是模糊,我们厌恶的是被欺骗!顺带提一句,幸运的是,由于“水门事件”艾尔斯伯格被无罪释放了。

泄密者的个性并无独特之处

许多人以为泄密者的个性与众不同,独特的个性使他们选择一条不确定的、模糊的不归路,实际上研究表明,泄密者的个性并无独特之处。不过,从道德层面看,他们都比较保守甚至还有些天真。

西方有一位泄密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是要对抗这个系统,我本来就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我只是没有意识到存在两个系统。”这些人在成长的过程慢慢发现有些人总是说一套、做一套,比如西方政客们口头承诺未来并一定会兑现。有趣的是,泄密者往往比常人更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比较天真。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有人在撒谎、欺骗、盗窃等等,他们会感到震惊。

震惊让他们采取行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别无选择。若干年后,一些西方媒体的记者采访那些泄密者,询问他们如果时光倒流,你是否还会泄密?有些人回答说不会,有些人回答说会,但是所有的都说,他们当时别无选择,如果不做点什么他们就活不下去了。


标签: 休闲养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