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PK李开复创业可否批量复制

2015-09-05来源 : 互联网


10月 30日,正在进行招兵买马的李开复会议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详见“南方网”本专题网络版)。他表示,创新工场这一模式是“*一无二”的,国外没有,国内二十年后也不会再有。他介绍,创新工场目前招了10来个人,“素质都很好”,5年内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也不成问题。尽管倍感于媒体追逐的压力,但李开复仍然深信,这一*创模式适合目前中国的市场生态,有望将中国天使投资的模式带到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的新境界。

创业是否可以复制?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在同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模式很难成功,创业是没有人可以‘制造’的。比尔·盖茨曾经跟我说过,要他重新造一个微软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创业具有****性,没有人可以讲得清、教得会。”

本报经过多方采访后选取这一案例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对这一新兴模式表达良好的祝愿,另一方面,我们不限于对简单的“能和不能”的空洞探讨,而是通过对话当事人以及各路**的分析碰撞,去芜存真,直击案例*本原的逻辑,让读者得出各自的判断。

讨论嘉宾:

唐骏: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

林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浩夫:鼎合资本CEO,风险投资领域****

周杰:北京浪淘金公司CEO、谷歌中国前技术总监、李开复**

●缘起

创新工场明显地借用了Google的项目制模式,但又不具备Google的大公司实力,可能无法为新项目提供足够大的运营平台。这种简单的借用,是否会带来水土不服?同时,创新工场声称不接受商业计划书,项目并非是所招聘的工程师想出来的,人员与项目如何匹配?在这样的前提下,规模化复制创业企业又是否可行?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创新工场的成败。

对此,南方日报邀请学术界和风险投资界人士以及李开复的**周杰,进行点评分析。

●案例

创新工场运作模式

拨开各路媒体纷纷扰扰的报道迷雾,经过李开复的亲自介绍和李开复**周杰的****,一幅关于创新工场具体运作模式的清晰画卷呈现了出来:

人员:主要是工程师。创新工场规模将保持在110人,因为110人是沟通效率和规模的*佳平衡点,太少则不成规模,太多容易“官僚化”。110人中,法务、财务和人事等10人,另外100人组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将会分到一个项目。

项目:创新工场不接受商业计划书,项目创意内部产生。李开复介绍,创意主要来源于国外产品带来的灵感和自己看到的商机两方面。

运作:从创意到项目会用3—5个月,从项目到公司会用6—9个月,整个周期是1年左右。子公司一旦能成熟运作,便会脱离创新工场的平台,成为*立公司,由创新工场持有一部分股权。此后,李开复会帮子公司寻找诸如红杉和IDG等风险投资。

创新工场“预演”案例

谷歌前技术总监、现北京浪淘金公司CEO周杰称,李开复为其创业“导师”,浪淘金公司的成长,可以看作是创新工场孵化创新型公司的一个“预演”。由于创新工场尚未正式孵化出企业,我们选取了这个案例进行具体介绍。

浪淘金公司的专注方向是互联网效果广告,按照打来的购买电话多少向广告客户收费,与点击付费不同,这种模式更加冒险。经过两年发展,该公司业务规模1千万元左右,拥有70多人的员工团队。对于在美国已经非常红火的效果广告市场,周杰认为,该市场在中国未来5年内将有10倍的增量。

从技术人员到创业企业的管理者,周杰得到了李开复不少指导。“我们定期会见面聊一聊,一般是两个月一次。”周杰说,“对我而言,以前在谷歌,带30多个人的团队,只是负责技术团队的管理。而创业做企业,要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公关、营销策略等等,李开复会给我很多建议。比如说做市场,怎么做,怎么包装,跟什么样的媒体怎么谈?做销售的话,销售渠道怎么建立?有时不一定是他自己解答,他会告诉我‘谁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你可以找他聊聊’。这就是‘找到对的人,解决对的问题’。”


标签: 重庆创业招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