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进口商“掉转船头”

2015-02-27来源 : 互联网

7月1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自今年7月1日起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调查。次日,中国酒业协会就发布声明称,“这对保护国内葡萄酒产业安全、维护国内葡萄酒产业的权益非常重要,中国酒业协会和全体会员坚决支持。”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去年欧洲葡萄酒占据了中国进口瓶装葡萄酒69的份额,总金额接近10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欧盟葡萄酒进口量2012年比2009年增长近3倍。

虽然“双反”调查只是刚启动,并未下达是否**惩罚性关税的*终决定,但已经引发了国内葡萄酒行业的连锁反应,尤其是葡萄酒进口商,由于担心因关税上涨致使进价上涨,一些主经法国等欧盟产区进口葡萄酒的经销商已悄然而动,纷纷采取提前囤货、调整进口葡萄酒产地比重等方式应对。

囤货瞄准中低端酒

葡萄酒行业观察员董树国介绍说,“以某货运公司为例,以前进口法国葡萄酒到中国每周有6个集装箱,现在已经上升至每周14个集装箱。”天津市某酒商负责人印证了这一说法,“目前不少酒商开始提前增加订单,希望赶在"双反"落地前入关,由于目前葡萄酒进口综合税率为48.2%,一旦实行惩罚性关税,新增加的成本至少上浮20%左右。”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如果现在下单,原产地备货,经过海上运输40多天,到达国内要近两个月,而目前囤货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的中低端葡萄酒,因为量比较大,经销商往往会囤货。

酒商转战“新世界”

不少酒商的应对则较为灵活,虽然有对欧盟“旧世界”葡萄酒关税上调的预期,但他们已经开始对进口葡萄酒的比例做出调整,提升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新世界”葡萄酒进口比重。一位知名酒商表示,“由于对后市判断不明朗,我们计划增加"新世界"酒的比重,对法国等产自欧盟的葡萄酒开始减量,以规避有可能的政策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欧盟葡萄酒的综合税率近50%,再加上物流仓储等成本,到达国内零售环节成本增至70%至80%,酒商利润率约20%;而如果进口“新世界”葡萄酒,综合税率约30%,留给国内酒商的利润空间更大了。“那些"新世界"的供应商消息也很灵通,看到中国订单增加了,居然还提价了。”一位国内酒商说起了他*近的经历,“相对于法国等产区的葡萄酒,智利葡萄酒的品质还是有差别,如果这一"备选项"也提价,我们就不进货了。”

**酒清库存

此次“双反”调查,对产自欧盟的中**葡萄酒尤其是名庄酒影响不大。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实际上**酒尤其是名庄酒的销量从去年开始已经尽显颓势,以 2007年拉菲酒为例,2008年时价格约3300元,2010年受国内需求及炒作影响,价格涨到了8000元,但去年已经跌至6000元,而今年的价格则在5000多元。

“**葡萄酒价格跳水主要因为需求萎缩,这类**酒本来需求就有限,从去年起,**个人消费减少,单位团体采购量大幅缩减,于是经销商因为库存多就不得不抛售,价格下跌也就成为必然。”业内人士判断,今年国内**酒消费热情降温,*主要的是因为国内**的 “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落实,**葡萄酒销量受到极大的冲击,**葡萄酒的销量因此一直呈现萎缩状态。对此,某酒商告诉记者,“今年的任务就是消化库存,包括拉菲等很多名庄酒都在降价促销,降幅为20%左右。”


标签: 葡萄酒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