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与西藏的关系

2015-02-26来源 : 互联网

长期以来,普洱茶成为思茅、西双版纳各族人民与内地各族人民密切联系的经济媒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洱茶在与**人民的**经济联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康藏地区自古以畜牧为主,以牛乳制酥油为主要食品之一。《新唐书·吐蕃传》所说藏族饮用“羹酪”,就是酥油茶。用茶水熬酥油作为食品.因为茶叶有助消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所以茶为藏胞不可缺少的饮料。《明史·朵甘传》说,“其地皆肉食,倚茶为命”。历代由内地供藏胞茶叶,而藏族向内地输送马匹,即所谓“摘山之产,易厩之良”。普洱茶行销藏族地区的年代很早,到明代已很发达。明末云南各族人民坚持抗清斗争达十七年之久,以至对藏区供应的茶叶减少。清兵入滇后,藏胞即来交涉茶马贸易。

顺****(1661)三月,“北胜(永胜)边外**喇麻,干部台吉以云南平定,遣使邓几墨勒根赍方物求于北胜川互市茶马。”就在这一年十月在北胜川开茶市以藏马易普洱茶。后来,丽江府改设流官且交道方便,茶市改设丽江。藏族商人每年自夏历九月至次年春赶马到丽江领“茶引”赴普洱贩茶。从丽江经景东至思茅,马帮结队,络绎于途,每年贸易额达五**斤之多。同时汉族、白族、纳西族商人也从普洱贩茶供应藏族地区。“茶马互市”不仅把**和云南在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也有很大作用。明万历年间,王庭相作《严茶议》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是则山林茶木之叶,而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地也。"自清代中后期以来,**对茶叶的需要主要由四川、云南供给,主要在打箭炉中转。因此入藏的茶叶,统称为"边茶"。

由于普洱茶外形紧结,内质细嫩,味纯回甘,香高耐泡,非常适合藏胞口味。藏胞长期饮用,形成对普洱茶的偏好。因此有“**非车佛茶不过瘾”之说。英国印度总督海士廷格派间谍藏活动,就曾运锡兰茶到**,企图取代普洱茶。因不合口味,藏胞**购买。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同时运入印度茶强迫藏民饮用,也遭到**。为适合藏民口味,就盗窃普洱茶茶种在大吉岭种植,并在西里古里(Siliguri)秘密仿制佛海茶,无耻伪造佛海茶商标,运至噶伦堡混销,但外表相似本质不同,藏胞还是没有受骗。云南茶叶主要是由民族资本的商号在思茅,佛海、易武等地设厂加工,并负责运销。民国初年,思茅有茶号22家。云南的茶商与厂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各自的特点,并创造了优质名牌产品。例如在**享有盛名的“恒盛公”紧茶,“水昌祥”藏庄茶,“洪盛祥”紧茶与砖茶,深受藏胞喜爱.尽管云南茶来路遥远,运输费用超过茶叶自身的价值,因而价格较高,但藏胞宁可吃滇茶。早在光绪年间便从事对**的茶叶贸易的“恒盛公”,专门加工揉制销**的紧茶,设在勐海的茶厂一年产茶二万包左右。“恒盛公”茶厂原在思茅,移到勐海建厂后,一度改变商标,为藏胞怀疑,销量锐减,便又恢复老招牌,在每沱茶内,仍揉进一白棉纸,纸上印有“思茅恒盛公”字样,才又恢复了销路。

本世纪初,丽江商人杨守其开通了从勐海经缅甸转印度到**的“新茶叶”路。由于可资火车,轮船,运输时间缩短而成本降低。成本降低,使普洱茶在**的竞争力加强,扩大了销路,推动了生产。“恒盛公”茶厂建立之时,每年产紧茶二千包,到抗日战争前发展至二万包。从勐海出境销藏的边茶1935年为13729.7担,1936年16043.8担,1937年为90106担.而1944 年,印度销**的茶仅850担。


标签: 茶文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