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之云雾山问茶

2015-02-09来源 : 互联网

俗话说,“山高雾大产好茶”。贵定县云雾山,云雾茶,山因茶而形胜,茶因山而垂名。灵雾用纯情捍卫着茶仙子的纯真,滋润着云雾茶的慧根。

7月22日,大雨后的云雾山天高云淡,一碧如洗。云雾镇农业农村工作中心主任余其健带着记者爬上了云雾山顶,他说这样的天气在云雾山很少见,平日多被云雾笼罩。

站在山顶,山风徐徐,带着茶香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太阳照耀下也不觉得热。放眼望去,满眼皆绿——山坡上,一行行茶树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山脚下,平整的秧田绿油油望不到边。

一栋栋苗家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一个个苗家新村犹如一双双闪亮的眼睛守望着这片绿色的大地。

余其健说,云雾山产茶历史悠久,但茶真正成为云雾镇的一个富民产业,还是全省茶产业大会后,全镇的茶园迅速发展到4万多亩,成为“贵州*美茶乡”之一。

农家品茶

“鸟王十八寨,寨寨十八家,家家有茶园”。要探寻云雾茶的芬芳,必到鸟王村。

从云雾集镇出发,穿过一片片稻田,顺着硬化的公路爬上云雾山山腰,只见一片片茶园,鸟王村就到了。虽然临近大暑,但鸟王村的茶园还是一片嫩绿,苗家姑娘十指纤纤如小鸡啄食摘下一粒粒绿雀舌,随风送到耳边的苗语茶歌婉转悠扬,颂唱着苗乡蒸蒸日上的新生活。

贵定县委宣传部干部吴艳兰帮着翻译:男人似茶女似水,茶水相泡不离杯,好山秀水人更美,两情相悦心相随;好山秀水人更美,历久真情暖心扉。

走进茶农雷家才家,他热情地冲泡新茶请记者品尝——紧细卷曲的茶叶白毫细密,遇开水后上浮水面,很快又一粒粒地往杯底沉,匀整、绿润的茶叶就像一朵朵绿色的小花开放,叶底嫩匀鲜活明亮。

两三分钟后,汤色变得绿黄清澈,嫩香扑鼻。喝一口,滋味鲜爽,沁人心脾。咂一咂,口留余香,清凉回甜。

吴艳兰说,云雾茶是以当地的鸟王茶树品种,混合新引进的优良茶树品种鲜叶,以苗家工艺特制的绿茶,其有效成分含量分别为:氨基酸3.32%、茶多酚34.4%、咖啡碱4.7%、水浸出物44.4%。

她说,有作家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曾借居云雾山农家,创作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时代清新气息的佳作。闻此言,记者禁不住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寻碑问茶

余其健说,如果是冬闲时节,围坐在云雾山苗家的*塘边,煨一罐云雾茶,听寨老“摆古”,你会被云雾茶的**故事震撼。

传说古时候,一支苗族祖先历经战乱从海边迁徙到云雾山,为了帮助苦难的苗胞重建家园,一只金凤凰从遥远的南海捎来茶种,从此云雾山成了茶山,苗家日子日益红*。为了纪念金凤凰,苗胞特将其命名为“鸟王茶”。

自唐朝起,**向云雾山苗家征收“贡茶”,各级官吏也趁机勒索“敬茶”。鸟王寨茶农义莎、义耶两姐妹领着乡亲抗交皇茶,与官家打了一场“护茶仗”,虽遭**,但激起了苗家种茶护茶的决心。

到了清代,云雾山苗胞不堪*额“贡茶”和层层加码的“敬茶”重负,老茶农雷阿恩率领苗胞忍痛以开水浇树,使茶树焦枯,无声地**官吏盘剥。但茶林损毁,茶叶产量锐减,乡亲们也蒙受了*大损失。好在神奇的凤凰飞来以泪救活茶树,让云雾茶重展新姿。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在山腰亭子里竖立的两块石碑,确是云雾茶悠久历史的见证。一块“万古流芳”碑立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另一块“云雾鸟王地界碑”碑立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

“万古流芳”碑云:苗民雷阿虎报告茶树枯焦不发芽,特拨银四百二十两,助其**生产,并严禁采办贡茶者以办茶为名下乡滋扰。

“云雾鸟王地界碑”界定了云雾贡茶产地范围,并申明**茶园严禁他人染指。

两块碑使云雾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吴艳兰说,几**来,每到采茶季节,天未放亮,苗家少女便踏着晶莹的露珠,胸挂精编的小茶篓,到泉边洗净双手,像鸟儿一样欢快地飞入薄雾笼罩的茶园,采下一粒粒绿色的珍珠。阿爸阿妈的制茶手艺日趋**,云雾茶名声更盛。


标签: 茶文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