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和茶叶的故事

2015-02-06来源 : 互联网

大黄是一种**材,对多种疾病有显著**,古代中西各国,主要用于清热通便。在历史上,中国是大黄的主要产地,而欧洲人由于其饮食习惯,对于大黄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大黄就成为中西贸易的重要商品。雍正年间,中俄双方通过谈判,开放恰克图边界贸易。此后,大黄主要是通过恰克图中俄边贸对外输出。

恰克图边贸开启后,非常繁荣。但清**却多次单方面中止,仅乾隆年间就关闭过三次。为什么清朝方面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屡次关闭中俄互市呢?主要原因是双方对于一些犯罪行为的处理有分歧,或是因为中国商人的货物被俄人*劫,中方主张重罚,俄方则百般包庇;或是因为中国人犯罪后逃至**,俄方拒不遣返。每当谈不拢,清朝就宣布“封关停市”。有意思的是,每次停市,*后全部俄方让步,以恰克图贸易重新**而告终。

**人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步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黄。每次关闭边贸,乾隆皇帝都要强调,严厉禁止大黄出口。比如乾隆五十四年,乾隆下令:“若私卖大黄,一经拿获,不唯大黄入官,他物一概抄没,人犯拿解内地,加倍从重*罪,断不轻贷”。清朝官方禁止出口大黄后,走私便猖獗起来,乾隆皇帝又三令五申,严查走私,“一经发觉,即从重*罪”。并将查禁走私的范围扩展到新疆、直隶以及沿海地区。乾隆皇帝这一招还真灵,乾隆五十六年,俄方屈服,请求重开恰克图贸易。乾隆五十七年,双方互市重开,大黄出口也随之**。

俄方对大黄看得这么重,主要还是在商言商,大黄贸易利润着实丰厚。据学者研究,当时恰克图市场上每普特大黄售价*高为16卢布,加上付给经纪人及药剂师的费用,一普特大黄在恰克图可达25卢布。再加上从恰克图至圣彼得堡的运费,也就30卢布。但**人将大黄转销到欧洲其他地区,每普特可高达65卢布。正是这样高的利润,促使俄方不惜放下面子,一次次向清**让步。

但清朝方面,却不大明了其中真实的缘由,而是认为,**人乃至全部西方人,在生理上离不开大黄。“大黄为*病之要药”,“为俄罗斯必须要物”,缺了大黄,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乾隆之后,这种观念在清朝官员心中更是牢固,大黄与茶叶一并被认为西人不可或缺,缺之则可致命,“茶叶大黄两种,尤为该国日用所必需,非此即必生疾病,一经断绝,不但该国每年缺少余息,日渐穷乏,并可制其死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地土坚刚,风日燥烈,又日以羊牛肉磨粉为粮,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通立死,每日食后,此(指大黄、茶叶)为通肠之圣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制夷”的理论,即只要控制了大黄、茶叶,西方人必定恭顺,否则,只要禁止这两种货物出口,便可致西人于死地。这种制夷理论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但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没有比贩卖大黄、茶叶更大的利益。而这个前提一旦有变化,则拿大黄、茶叶要胁外国人,就毫无用处。遗憾的是,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偏偏也奉行这一理论,其结果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标签: 茶文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