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之清明茶乡行

2015-02-06来源 : 互联网

受老三之约,于清明扫墓的第二天,由老二的儿子驱车至茶乡磻溪镇湖林村、岙里一日游。在车上,一路上处处可见一片片、一层层的茶园,茶林高达一米,没及采茶女的细腰,它没有幽篁翠竹之高大、悠长,却有茶乡山岭之规模效应。时时可见指示牌“有机茶园基地”字样,处处隐约其间是头戴斗笠,身着多式花衫或透明塑料批身的采茶女。透露出一派科技管理和茶乡兴旺的山间生活气息。当我们的车子进入岙里,停靠在单行道的水泥公路边,看到简易茶叶加工场,场外晾晒茶青,用家乡特有的以往晒“番薯米”的长方形匾床薄薄一层晾着。场边堆放杂柴木头,长达一、二米,往一个深深长长灶洞里输送。灶*通红,上有烟囱冒着青烟。同行的翁师傅说:“这是焙茶,晾干之后怕茶青不够干燥,这一道工序就是初加工,即可装袋,送至收购部门精加工,再经过精美的包装,或袋或盒。”原本初加工的绿茶或白茶,精加工包装后,身价不菲,由一斤50~60元,可涨至 500~600元乃至上千元。送到北京、广州、上海等全国各地。

当悠闲茶客手中捧着一杯热茶品饮时,他们何曾想到这些经过山岚雾气清泉甘霖滋润过的茶叶,经高速公路、车或船才送到他们手上、嘴唇边,虽上一口,什么城市的喧嚣,人生的坎坷烦恼,为之消遁,化为晚景生命的余热、青云。一阵云雾细雨之后,时近正午,主人邀我们入座就餐。席间,一位山村农妇匆忙走了进来,夹带云雾之气,但却一脸笑意,她一边和我们说话,一边放下一茶篮的茶青,满满的。女人说:“这是今天第二篮了。”原来她今天一早,5点不到,煮了一碗挂面,还带了两盒牛奶就到附近山坡采茶了。翁师傅说,女人是采茶的好手,**可采70斤,一斤可省5元,就为我省了350元的采茶功夫*了。我一年下来光做茶生意、生产,就可*2万多。这里面,有女人的一大半辛苦和汗水啊。午饭后,翁师傅从装袋茶中抓了一大把,然后分别放进茶杯,有多有少,并不均匀,再少也比我平时泡茶时多得多。

然后倒开水,一股股热气,随即一缕缕茶的清香弥漫简陋轻便的客厅。我捧着茶杯,恭敬地喝、品味。我想,不到茶乡走走,哪会有种茶人,采茶人为我泡茶喝,哪有山区茶乡的这一份福气和惬意!茶果然是好茶,喝之、品之,有一种清醇、温润之感,用家乡话来说,就是“好嘴尾”。茶固然好,但好茶水也要好水泡,那水纯然是山水清泉。翁师傅说,岙里是个自然村,百多户人家,600多人口,村委会为大家开挖了一个山塘以储存山水供家用,这几天正值清明,雨水足山塘水就外溢,顺着两条沟从屋沿边流向山涧。那山涧,我们下车时是看到的,只见青青杂草野花下有清澈的水流。

标签: 茶文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