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罢工门”折射酒业尴尬

2015-01-29来源 : 互联网

2014年6月,当时正身处市场困境之中的郎酒集团又遭遇“后院”起*,其生产总部的近千名员工因不满薪资待遇而集体**,**后劳资双方达成共识并**正常生产,此次事件被业内称为郎酒“**门”。

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飞跃式增长之后,郎酒集团陷入多事之秋,包括高管动荡、市场大跌、毁约应届大学生、与电商和连锁终端**冲突等,至**事件发生,曾经 “神采飞扬”的郎酒几乎成为一个白酒企业矛盾积累的负面样本,比市场低迷、业绩下滑更令人诟病的,是企业精神、文化与气质的缺失。其实,这并非郎酒所*有的问题,更折射出中国白酒的集体尴尬。

关于“**门”背后的薪资制度、劳资沟通等问题,各界在事发之后进行了广泛讨论,如今已不必重提。

当我们在评判2014年的酒业得失时,会发现在变革与挑战面前,所暴露的不仅是企业机制、市场模式等方面的硬伤,更是一种与白酒文化内涵不相符的精神状态。

诚然,白酒酿造工艺复杂而神奇,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在其中,是全世界*一无二的宝贵文化遗产。

我们在向消费者的表述中,也每每自豪于此,认为白酒行业具有突出的文化优势,文化是中国白酒发展的根本与保障。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代代手工相传达几百年的传统行业,我们在今天还保留了多少“工匠精神”的印记?

作为一个因文化而溢价,具有相对较高利润水平的行业,我们又是否具有文化知识型产业应有的活跃思维?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我们对民族精神、东方气质所作出的诠释又是什么呢?

也许这些问题不容易回答,并且因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而见仁见智。

但当我们看到名酒企业的酿酒工人因薪资问题而诉诸**,看到某些白酒核心产区的酿酒工人因生活所迫而外出打工,看到酒厂的年轻人对酿酒岗位心怀抵触时,我们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这不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产业的精神状态,这甚至是低门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具有的某些特征。

公众心目中对白酒文化的认同是一回事,但是对于酿酒这件具体的工作,又有多少人认为它与文化有关呢?

从发展的角度加以反思,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白酒企业,特别是像郎酒这样的名酒企业,应该培养一种怎样的精神气质?而对于整个白酒行业,又该怎样表现自己的文化品格?

其实,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优秀范例,法国的葡萄酒、白兰地,英国的威士忌,分别作为各自国家的文化符号而为世人称道,他们的种种文化意象,都是建立在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如原料的种植与选择,酿造、陈放过程中的艺术美感和极致追求。

不仅限于酒类行业,瑞士的钟表匠们把调校腕表比作“与灵魂对话”,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被誉为“具有完美音色的极致乐器”,他对每一把琴都倾注着完美主义的追求,直到其晚年作品仍在不断尝试和改进。

这种气质、品格应该是相通的,是一种超然于物外、洗练于内心的坚守和道法,中国白酒尤其如此,因为它生于斯,传于斯,成于斯,兴于斯。

虽然当前有很多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比如现代科技设备与传统工艺的关系,比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手工酿造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我们去平衡协调。

但精神气质的养成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从日常细微做起,升华白酒气质,树立行业品格。


标签: 郎酒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