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吃李庄大小三白真的好吗

2015-01-05来源 : 互联网

李庄*细三白

李庄的名吃为“*细三白”,白肉、白酒和白糕称为李庄“大三白”,白砍鸡、白砍兔、白花生称为李庄“小三白”。

李庄白砍鸡是选用不加添加剂饲养和刚开口鸣叫的公鸡,俗称“孺子鸡”为原料,煮制的水温掌控极有讲究,以鸡的大腿骨中还有丝丝白色为上佳,称为血骨鸡,斩块装盘才干连结成型雅观,肉质鲜嫩。蘸上诸味和谐的作料,不失为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

李庄镇尾,奎星路尽处,长江之滨,高高矗立着一座奎星阁。我心里是有一点点觉得,李庄的思想确实与众不同,按理,在江边该修个锁江塔或镇水楼之类的,李庄偏偏建的是“奎星阁”。奎星为天上文官之*,掌管人间文章,主宰文运兴衰,可见,此地重文,要不然也不会有解放前那段同大等学府迁入李庄的盛事了。

奎星阁是清代建筑,也被研究古建筑的梁思成**誉为“李庄四绝”之一。所谓李庄四绝,除了百鹤祥云窗和奎星阁,还有旋螺殿和九龙石碑,散落镇子各处,我们也不刻意一一去寻找了。那奎星阁倒是遥遥在望,于是回到正街,穿巷来到奎星路,注目欣赏,也不登阁了,这就打食去。

一花二黄三白,且听我细细分解。我们是带着全尝个遍的心情游走李庄的,腿虽受累,嘴却吃香喝辣,有点不公平哈。

一花,指花生。

这个没啥特别,也尝了,一般五香花生也就那样,但看镇子上居民家的小作坊晒花生是很有意思的事。顺河街上随便找了一家,门外晒着几大箩花生,想必已经用盐浸泡过,或是已煮过,花生米中有八角等香料混杂着。买了两块*花生,搓着皮往嘴里送,边嚼边聊,本想进去参观一下作坊,但内有恶狗,汪汪直叫,也就作罢,只是学着人家的样子帮忙翻翻花生吧。那大娘坐在台阶下,守着摊子剥花生,看着我们直笑。

二黄,其一为黄粑,其二为黄辣丁。

李庄的黄粑,用红塘和本地粘米、糯米混合,用姜叶包裹蒸而食。镇子上很多临街铺子,一边在包,一边在蒸,很多当地人都在买,想必黄粑本身就是李庄人民热爱的主食。黄粑是按斤两称着卖的,看一位老爷爷买了半块砖头那么大的,花了八块*。

亦有很多蒸熟后密封了的在卖,可以保存一个月之久,随吃随蒸,油炸也可。之前在蜀南竹海吃了竹海黄粑,色泽没那么金黄,但确实香甜糯软,就跟上好的发糕似的。我记得有一年风儿寄来的龙游发糕,就是密封好的,蒸来吃甜香四溢,应该类似的吧。

说到黄辣丁,就有很多话要说了,说实话,我乍闻此名,还以为是那种麻辣黄椒的四川小吃,所以到了镇上,没看到有一大钵一大钵的黄辣椒在卖,还奇怪呢。后来在东岳庙介绍李庄文化的照片里看到,黄辣丁原来是一种河鱼,而且,发现它居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嘎鱼,那鱼长得主体黑色,头尾和体侧却是很浓的黄色,怪不得叫黄辣丁。

棠爱吃鱼,便问了问价,想尝尝的,结果服务员说客人随点随订,他们还要去渔家那里拿鱼,一斤要一百多,很贵。汗,俺们在家也常吃这种鱼好不好,就那家木*铁锅炖鱼,嘎鱼也才五十多一斤啊,可没贵到这个地步,算了,还是回家吃吧。

所以,李庄的黄辣丁,是我们从四川回家后,隔了一个星期去“补”上的,而且是《舌尖2》第三集里东北铁锅炖鱼贴饼子的做法吃法,相当有诱惑力。发在空间,很多吃货冒泡出来留言。湘西的妹子说,她们那这鱼叫黄刺骨,才28一斤;徐州的同学说,她们那这叫gege yai,和老豆腐草鱼一起炖,特鲜;扬州的妹子说就是扬州的昂刺鱼炖臭三元……话说俺们在河北白洋淀,也喝过王大娘炖的嘎鱼汤……

想来,有江河的地方就有黄辣丁吧,有时候,不管天南海北,在吃上总有相通之处。

**来了,李庄三白,分别为白酒、白糕和白肉。

李庄白酒和白糕,镇子上很多店铺都在卖,几乎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且可以免费品尝。于是,这一路逛去,都没闲着。

遇到白糕就尝一口,韦氏杨氏邓氏,快赶上百家姓了,各种口味也都尝得差不多了。红衣大嫂手指飞快而灵活地以点心纸包着刚切割成一块块的白糕,码得整整齐齐,看着就稀罕。白糕的口感和味道,类似于我们天津杨村的糕干,算是点心类的零食,很干,也甜。包装得很精致的一盒,也才15元,当伴手礼真心不错。

标签: 李庄大小三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