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火电厂 苏婆婆感叹天空更蓝

2014-12-27来源 : 互联网

冬日的九龙半岛,一座80多层楼高的大烟囱吐着滚滚白烟,微风吹来,白烟向斜上方飘去,越变越大,直至和大气混为一体。

“明年电厂就要关停了,它再也不会冒烟了。”79岁的苏远秀站在楼下,看着那根修建于1984年的烟囱说。未来,它将和旁边那根**冒烟的烟囱一样,依旧岿然不动,依然傲慢地矗立于九龙半岛,但不会再有白烟,不会再有污染。

黑色烟尘像雨一样下

苏远秀从未想过自己一生中的大半时间会和*电厂产生交集。但这种交集仅限于“像下雨一样的黑色烟尘”。

1955年,苏远秀和丈夫从市区搬到了黄桷坪。丈夫在铁路上工作,这里距离单位近。

此前一年,原苏联援华项目之一的重庆发电厂投入使用,在当时这是西南地区*大的发电厂,解决了重庆紧张的电力供应的同时,也成为影响整个重庆的污染源。

“我们住的平房13平方米,只装得下两张床,住着我们两口子和4个孩子,太恼*了。”60年过去,曾经的老屋已被高楼替代,在苏远秀的记忆里,当时的艰难除了房子小,还有就是严重的污染。

“那个年代刚流行穿白衬衣,黄桷坪这一带谁都不敢穿。”苏远秀说,那时,早上醒来,推开屋门,黑色的烟尘就在地面铺了一层。遇到有风刮来,屋内也堆起厚厚的一层灰,“当时都穿蓝色的服装,在外面晾完后,再抖两下烟尘。”

马路边、黄葛树叶子上、建筑物上……到处都是清也清不净,除也除不完的黑色烟尘。

面对面说话听不见

一晃20多年过去,苏远秀的丈夫所在的铁路系统,在重庆发电厂旁边的山坡上修建了两栋灰色砖构楼房和四栋平房。

这就是今天的铁路六村,不远处,就是发电厂的后门。

1982年的夏天,苏远秀家搬到了3室一厅的重庆六村,**为拥挤而烦恼。

居家的环境好了,但周边的环境依旧恶劣。

两年后,发电厂修起了黄桷坪天际线上两根**烟囱的**根,它在当时是亚洲**高,有240米,相当于80层楼高,远超南温泉主峰,以及南岸的汪山和黄山。240米高度的设计初衷是让烟尘再也飘不进主城区,结果,烟尘依旧。

“菜都不敢种,叶子上到处是斑点,硬是要遭烟尘弄死。”在苏远秀的记忆里,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湿冷的冬季,家里的衣物和被子都不敢拿到外面去晾晒,“烟尘太大了。”

让人烦恼的还不止烟尘。搬家后,六村的人常常为睡不好觉而烦恼。“好大的声音哦,嗡嗡的,面对面说话都听不见。我们后来才晓得是电厂的放气声,**人了。”

一恍然已是一甲子

隔着黄葛树的枝桠,苏远秀仰头看了一眼正在吐着滚滚白烟的大烟囱,扭头说:“现在没烟尘了,你看这些黄葛树长得多大。”

老人说,**拆迁时,把原来铁路六村的4栋平房拆了,现在两栋楼的老年人常常在新建的绿地上遛弯。

“这么多健身器材,我们每天都过来锻炼,换成原来,哪里敢哦,污染那么严重,大家早就躲到房子里了。”苏远秀笑着说。

苏远秀住的灰色砖构楼房已经开裂,安全问题成了老人*大的心病。

“新闻上说,发电厂明年3月就要关了。旁边那个发电厂上个月就关了的嘛。”老人说着说着突然停住了。对这个多年的“老邻居”,她有一种说不清的不舍之情。

这段时间,铁路六村的居民谈论*多的话题就是搬迁,老人说,*近一段时间,**部门多次来讨论打造九龙半岛的事情。

在官方的一份规划方案上,未来的九龙半岛将建成新型文化旅游商务区,规划建设用地533公顷,居住人口13.5万。大烟囱周边的地块,则具备显著的滨水高端居住、特色商业及滨水旅游的潜力。

“我们老了,希望能够搬到离菜市场和医院近点的地方,生活起来也方便。”老人说,无论搬到哪里去,这里是他们生命中*重要的记忆。

标签: 关闭火电厂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