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可随意悔单59%受访者认为不应该

2014-05-20来源 : 互联网

据了解,“使用打车软件,的士久等不来就可直接悔单”这一现象引发市民关注,近6成的人认为当事人是不能随意悔单,至少应征得司机的统一并给出道歉。

原标题:用打车软件就随意悔单59%受访者认为不应该

他们认为悔单至少应征得同意并道歉,而41%的人觉得“久等不来就可直接悔单”情有可原。

大家虽然一致认为司机的做法不妥,但对美女悔单一事的看法则莫衷一是。

重庆晨报舆情调查中心联合大渝网与重庆晨网对1965位市民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市民(59%)认为当事人不该随意悔单,至少应征得同意并道歉;41%的人觉得情有可原,“久等不来就可直接悔单”。

39%受访者称

身边存在约车悔单的人

晨报记者近日随机采访了5位出租车司机,均称遭遇过乘客悔单。有十多年驾龄的曾师傅介绍,打车软件**初期,由于可以为乘客补贴10多元现金,悔单情况较少。但现在只补贴5元了,悔单就频频出现。

曾师傅粗略估算,一周以来他被悔单近10次,有的人连电话也不接。曾师傅十分理解一些乘客因为“赶时间”或“不耐烦”而悔单,但他认为,乘客应主动告知并说明理由。“我们为了赴约,有时会花很长时间,还可能遭遇堵车。*点*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理解,守诚信。”

调查中,近四成受访市民(39%)称,身边存在约车后悔单的人。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张波指出,目前打车软件对乘客毁约的惩罚比较轻微,对减少“毁约”没有实际效果。随着打车软件的流行以及使用者越来越多,相应的信用体系有待不断完善。

63%受访者承认

有对别人毁约的经历

律师**认为,约车悔单现象屡见不鲜,是当下社会诚信环境不佳的一个缩影。虽然大家都在骂“是社会不诚信”,但“社会”是人组成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始作俑者,而每个人都会为此而埋单。

调查中,63%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有过对别人毁约的经历,另外97%的受访者有过被他人毁约的经历。

张波指出,41%的人觉得“久等不来就可直接悔单”,应该引起大家反思。如今很多人觉得,没有白纸黑字的口头**构不成毁约,这是一种误区。合同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你发出一个邀约,我同意了,那就是**,就形成了合同。所以,如果你约了车,却单方面毁约甚至不打招呼就直接逃掉,让别人白跑一趟,严格来说,是要赔偿别人损失的。

签订的合同不遵守,说过的话矢口否认,答应的事做不到……一名调查受访者感慨,如今的毁约现象随处可见,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调查中,60%的市民也感觉,当前社会毁约现象普遍,其中39%的觉得“非常普遍”。

81%受访者认为

毁约加剧信任危机

**发现,目前很多人对别人的责任了解得一清二楚,但对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却视而不见。**经常接触经济纠纷,遇到过消费者要求退还保险的保金或租房的订金但商家不退等情况。有的责任是商家的,有时则是消费者单方面毁约,却不愿付出任何代价。

为什么出现那么多毁约现象?62%的受访市民认为主因是一些人“只顾自己利益*大化,漠视他人利益”;59%的人觉得是因为“大家普遍缺乏契约意识”;41%的人选择“毁约成本低,没什么损失”;39%的人认为这么做“不会受到太多道德谴责”。

西方有句名言———这个社会的**是由合同组成的。在律师**看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守约”与“诚信”的*大社会价值。如果大家都为个人利益*大化不惜牺牲他人利益,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让“失信于人”的习惯与恶果传递出去。

**说,很多人在谈事情的时候,本来可以打个电话就完事了,但现在却一定要签字画押,因为谁也不信谁。于是,大家都想用各种方式来防范别人,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运行成本就会加大。

调查中,81%的受访市民坦言,毁约现象普遍将加剧人际间的信任危机,增加社会运行成本。

张波认为,要构建良好的诚信环境,不能仅靠“宣传”与“提倡”,还需加速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提高违约的经济制裁力度。同时,还应构建毁约情形下的救济体系。比如,有的打车软件运营商制定了“的哥保障计划”,司机遇到乘客悔单就会给予一定赔付,从而降低司机因“守信”受到的损失。这一制度,值得许多行业和领域参考。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