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低端葡萄遭遇滞销之困 改走高端路线或成出路

2012-09-21来源 : 互联网

 初秋本是晚熟葡萄丰收的季节,但重庆多家葡萄园主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由于今年葡萄扩产,加上天气因素造成本地与外地晚熟葡萄撞车,大量晚熟葡萄面临着量增价跌、滞销的困境。业内**表示,对种植面积不大的重庆而言,将种植与旅游结合起来的**路线,将是本土葡萄的发展趋势。

    “丰收的果实没能变成收入妥妥地放进腰包”。重庆北碚区金刀峡诗进葡萄园**刘锡华昨日心情焦虑地告诉商报记者。

    去年,诗进葡萄园一共种了60多亩葡萄。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购一空。“看到葡萄这么好卖,今年一下扩大了规模,种了近120亩。”刘锡华告诉记者。 然而,出乎刘锡华意料的是,步入9月,在她的葡萄园里还挂着7万多斤熟透了的葡萄。心急如焚的她开始四处找买家。如今,20天过去,还有2万多斤葡萄挂在枝头。

    位于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龙安村的汪葡萄风情园亦遭遇了困境。该园的合伙人田勇告诉商报记者,汪葡萄园今年种植了120亩葡萄,收入了30多万斤,但90%以上的葡萄却只能贱卖给周围农户自酿葡萄酒,为此园方亏损了大约10万元。

    为何会出现滞销和贱卖的局面?重庆璧山县大兴镇葡萄种植基地**廖兴焕认为,去年重庆干旱,葡萄价格暴涨,一斤普通的葡萄价格在5~6元,受此影响,不少果农扩大了种植面积。此外,今年的葡萄亩产量普遍增加了30%。

    重庆金木果园黄姓负责人分析称,今年重庆雨水过多,一些本应在9月初上市的本地晚熟葡萄,却推迟了约半个月上市,等到甘肃、吉林等北方**葡萄进入重庆市场,本地葡萄便陷入价低、滞销的困境。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尹克林认为,近年来重庆葡萄的**路线越来越明显。**路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只生产**葡萄,另一种则是结合旅游的观光农业。走**路线的葡萄贵的高达90元一斤。“吴小平葡萄、渝北常青藤葡萄农庄、江北伽登葡萄园、江津1893葡萄园都是**葡萄成功的案例。”他建议,对种植面积不占优势的重庆葡萄来说,将旅游和种植结合起来的观光农业可以成为一种出路,但要注意做出自己的特色,避免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