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敦煌学泰斗段文杰:重如泰山

2011-10-14来源 : 互联网

“我是学中国画的,理应从事创作,为什么走上了敦煌艺术研究的道路?这当中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过程”。

(图:段文杰守护莫高窟60年)

念 不能让艺术珍品再损毁

段文杰1917年出生于四川,1940年考入**艺专国画系,1946年他辗转来到敦煌,从此开始了对莫高窟壁画临摹、保护和研究工作。而这位人人敬仰的敦煌学**已于今年1月21日在兰州逝世。

1944年,国画**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举办展览。正在**艺专学习的段文杰站在画前,激动异常。段文杰后来说:“看到张大千先生的临摹作品后,我着了魔,所以我到了敦煌。”1945年7月,刚毕业的段文杰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敦煌。放下行李,他做的**件事就是奔向洞窟。在洞窟里,段文杰惊喜万千:壁画原作比临品更美,美得令人震惊。但他同时更加心痛:风化脱落、烟熏*燎、手划刀刻……自然与人为的伤害令这些绝世的艺术品逐渐凋零。于是,他暗下决心:“不能让它再支离破碎了,不能让它再损毁失散了。”正是在这惊喜和痛心之间,段文杰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了莫高窟。

追思段文杰

23日是段文杰诞辰95周年,国内老一辈敦煌学**、文博**、中青年敦煌学者以及段老的亲属在兰州举行了追思活动。

“今天,我们再次**,共同缅怀先生对敦煌保护研究事业的*大贡献,再一次感受段老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雄在追思会上说。

“先生担任院长期间,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挖人才’。先生不讲资历,不分年龄大小,不论院内院外,而以培养敦煌学研究的后继人才为重,对有志留在敦煌工作的年轻人,大胆使用,花重金培养培训”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柴剑虹说。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如此为研究院辛苦奔波,培养人才,但国外留学访问名额,对自己的子女和亲戚却一个都不给。他对住房和办公条件从不计较,从不搞特殊化,历来都和其他研究员一个级别”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说。

“段先生生活简朴,一身土灰色干部服穿了几十年。在敦煌工作时,接待国外宾客,一般就安排在先生家里”,敦煌研究院资料中心主任张元林说。

“先生大半辈子都在莫高窟里临摹,我和其他**经常会被先生叫到洞子里去。一进洞子,他就给我们讲壁画的‘西域风格’、‘中原风格’。”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说。

樊锦诗说,段文杰先生一到敦煌就开始了壁画的临摹工作,60年来,他临摹了大量敦煌壁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入钻研传统壁画艺术,在线描技法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先生临摹敦煌壁画逾30年,恰如南朝宗炳所云:‘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故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柴剑虹对段文杰临摹造诣评价说。

“很难用一言半语总结段老在敦煌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恰恰因为他的成就太多、太丰富,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也许,总结他的一生,我们会需要几代人”兰州大学一位敦煌学研究生说。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