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毛血旺起源于重庆嘉陵江畔的磁器口,是重庆市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重庆菜。具有麻、辣、烫、鲜、香的特点。麻辣鲜香,汁浓味足,开胃除湿。毛血旺烹饪手法粗犷豪迈,但又暗合烹饪至理,毛血旺**了一种新烹饪手法,是重庆渝菜江湖菜的**之一,近年来,红遍大江南北。血有补血和清热解毒作用,并有预防和缓解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毛血旺乃磁器口名特三绝之一。民间有言子: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到磁器口。相传,**初,通南大巴山有一放木筏排子的张老幺带了一帮穷兄弟,顺通江、渠河放木排下重庆,一路上斩波劈浪的艰辛就不用说了。那晓得,放至磁器口,正遇上杜枯水时节,九石缸坝把木排档住,木排就搁在河坝,无论怎样也划不出去。
眼看要到重庆城却遇上这等事,大家都着急。更为着急的是带的口粮已快没有了。一连几天,大家都以木排上仅剩的一点白豌豆充饥。张老幺在木排上是老大,便上岸来想办法弄点吃的。那时候,磁器口码头上热闹非凡。水码头舟楫如林,泊岸的有粮船、菜船、牲畜船、竹木船、瓷器船、杂货船、薪柴船、家船、囤船、打渔船等等;码头上的河街统是楠竹捆绑的竹棚,有米市、菜市、猪市、水果市、铁货市、木竹市、杂货市、鸡鸭蛋市、碗铺、煤栈等等。张老幺得上岸来,听见河街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特别是卖烧腊的吆喝声、小炒的锅铲声令他直吞口水。他好久没有沾油荤,听不得这些声音,听见了,就饥肠蠕动。张老幺走着走着,忽听见一阵杀猪声,于是循声走去。水码头一隅,开有好几家屠宰房,天天杀猪。那些时候,猪的心肺、大肠等下水以及猪血之类的东西大都是不要的,满宰房扔。张老幺走到一家屠宰房前,见一妇人从门里出来,便拱拳施礼,说:“大姐,小人姓张,只因放木排于贵码头被困,现粮食已吃完,想讨些不要的猪下水来充饥,如何?”这家宰房的掌柜姓王,妇人是王掌柜的媳妇。
巧的是妇人也姓张,名王张氏。王张氏是个爽快人,一听来人也姓张,击拳一笑:“兄弟,老天有眼,这么巧碰上我了。我也姓张,说不定五**前我们还在一口锅里舀饭吃呢!”忙进去征得公公王掌柜的*肯,出来送了些猪下水和刚接的猪血给张老幺。张老幺大喜,千恩万谢,说是遇上贵人了。王张氏赶忙道个万福回礼说:“兄弟,这些都不是值*的东西,不用如此施行厚礼。你若是不嫌弃,明日再来取就是了。”
说罢,回身又随手拿了两根筒子骨出来,送与他,“光是猪下水和猪血,没有几多油水,这点筒子骨拿去熬点汤喝,也壮壮筋骨。”张老幺一路兴高采烈,踩着晃晃荡荡的跳板上了木排,赶紧舀了江水把筒子骨熬上。熬上汤后又觉只是一锅汤不能填饱肚子,便放了些白豌豆进去。待汤熬好,再把洗净的猪下水切成片下锅。
因天冷,阵阵江风凉身,几个嗅到汤香的伙计自作主张在锅里放了些海椒、花椒。起锅时,张老幺把猪血成块入汤,放一撮盐,便一人舀一大碗吃开了。这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汤鲜,血旺嫩,猪下水可口,白豌豆入嘴成粉汁,且麻辣暖身。众人都说,这锅大杂烩,胜过皇帝老儿的御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