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代李白《江上望皖公山》)。天柱山雄奇灵幽,巍峨秀丽,是江淮大地的**名山,唐代道教称之为“第十四洞天”,自古以来为游览胜地。天柱茶也久享盛名。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之西北。群峰之巅,耸拔千仞,如“孤立晴霄,中天一柱”,海拔1485公尺,天柱山因此得名。
天柱山历有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诸名。天柱峰深踞群山之中,峰顶**,故称“潜(尖)山”。西周时天柱山一带册封过一个由皖伯作领主的皖国,故改为“皖山”,皖,原有美好、明媚的意思,安徽省简称为皖,亦由来于皖山、皖水。相传皖伯执政时,体察民情,施以德政,后人为纪念他,又改皖山为“皖公山”。旧传,汉元封五年(公元***6年)冬,汉武帝南巡,亲临皖山设台祭岳,百姓高呼万岁,故也有“万岁山”之称。后来汉宣帝又敕封天柱山为“南岳”,从此名声远扬。至于湖南的南岳衡山则是以后的事了。
唐代陆羽《茶经》有舒州太湖县潜山产茶的记载。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有“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的记述。唐代《玉泉子》中有一个南唐尉迟偓**故事:“昔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其人献之数十斤,李不受还,明年罢郡,用意求精,获数角投之,德裕阅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因视其肉,已化为水,众服其广识”。作者用极为夸张的手法,阐述了舒州天柱峰茶能解酒消食的功效。
北宋乐史《大平寰宇记》记载:“舒州土产开*茶,怀宁县多智山,……其山有茶及蜡,每年民得采掇为岁贡。”当时潜山尚未建县,归怀宁管辖,开*茶为潜山所产。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说明天柱茶在北宋以前,就与阳羡茶、顾渚茶、蒙顶茶并列,可知名气之大。南宋王观国《学林》记述:“薛能谢刘相公寄茶诗曰,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茶之佳品,珍逾金玉,未易多得,……以两串寄薛能者,皆下品可知也。”薛能是唐代诗人,王观国在引用他赞誉天柱茶的诗句后,又说好茶珍贵不易多得。
又据《潜山县志》载:“茶以皖山为佳,产皖峰,高矗云表,晓雾布蔓,淑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熏焙,自然馨馥,而悬崖绝壁间,有不得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团雀舌也。”
天柱茶在唐、宋时,即美名远扬,而后却消声匿迹,湮没失传。其原因无以考证。为了开发天柱山茶叶资源,适应天柱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试制,终于在1985年成功地创制出名茶“天柱剑毫”,使天柱名茶重放异彩。
天柱剑毫产于潜山县城西北20公里的天柱山区,属大别山余脉地带,西北有高山屏列。主产地位于天柱峰西南麓的天仙庵、镇国庵、马祖庵、茶庄、横冲、五庙、下河村等地,其中尤以天仙庵、镇国庵、马祖庵所产之茶品质*佳。这里群峰争秀,幽谷竞奇,苍松涛涌,翠竹遮天,自然景观神奇,为皖中**的旅游胜地。茶园分布在海拔500~900米的中山区,年平均温度15.3℃,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1800毫米,土壤母质为花冈岩,土壤为砾质壤土,透气排水性好。因地处大别山区南麓,冬季寒流不易侵袭,加之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旺盛。
天柱剑毫于清明后开园采摘,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11时前、下午3时后采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头肥壮、匀齐、多毫、节间短,色泽黄绿。天柱剑毫制造分杀青、做形、提毫、烘焙四道工序。
杀青:锅温160~130℃,每锅投叶量250克。先抖炒,当清香透发时开始理条。杀青时间6~8分钟。
做形:是天柱剑毫成形的关键工序。锅温90~80℃,时间15~20分钟。前期以理条为主,中后期结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直、扁、平的剑状。待炒至六成干,茶条基本固定即可提毫。
提毫:白毫显露是天柱剑毫主要特征之一。在做形后期,锅温稳定在50℃左右,将茶条理顺置于手中,双手轻轻均匀用力搓揉,而使白毫显露。全程时间约15分钟,待炒至八成干时,起锅摊凉半小时待烘。
烘焙:分初烘、复烘、足烘三次。初烘温度80℃左右,两锅杀青叶并一烘,烘5~10分钟。复烘温度70℃左右,将初烘叶两笼并一笼,时间10~15分钟。足*温度50℃左右,叶量为两笼复烘叶,烘60~90分钟,至足干。经拣剔,即可包装。
天柱茶的品质,在唐代是常为诗人们所吟咏的,如薛能《谢刘相公寄天柱茶》诗曰:“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又如秦韬玉《采茶歌》云:“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秋云绿,……”。天柱茶为历史名茶之佳品,香味不凡,品饮后顿觉桃也无味,“药”亦不香了。
天柱剑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挺直似剑,色翠匀齐毫显,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天柱剑毫新产品一问世,参加1985年南京全国名茶评比,就被正式定为国家**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