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安徽少不了要说到茶叶,是**的茶叶之乡,徽茶闻名远近,众所周知徽茶品种有许多,除了**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徽茶之外还有几十个品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产自安徽歙县的顶谷大方茶。
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它对消肥减胖有**,故被誉为“茶中的减肥**”。大方茶产于歙县的竹铺、金川、三阳等乡村,尤以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的品质*优,被誉称顶谷大方。
相传,早在宋、元年间,老竹岭山上有座古庙,住着一个叫大方的和尚。他为了招待烧香拜佛的客人,自种自制茶叶供来人饮用,大方茶就以此而得名,并扬名四乡。到了清代,已被列为贡茶。
由于大方茶的茶园,一般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势险峻,峰峦攒簇,竹木遍植,云雾萦绕,雨量充沛,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同时,土质优良,表层乌沙,中层红黄壤,呈酸性,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顶谷大方在谷雨前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一年之中可采制春、夏、秋三季节,其中以春茶为*好。一般大方于谷雨至立夏采摘,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翠绿微黄,色泽稍暗,满披金毫,隐伏不露;汤色清澈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叶底嫩匀,芽叶肥壮。普通大方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如竹叶,故称“铁色大方”,又叫“竹叶大方”。
大方创制于明代,清代已入贡茶之列。据《歙县志》记载:“明隆庆(公元1569~1572)年间,僧大方住休宁松萝山,制茶精妙,群邑师其法。然其时仅西北诸山及城大涵山产茶。降至清季,销输国外,逐种植,有毛峰、大方、烘青等目。”大方茶相传为比丘大方始创于歙县老竹岭,故称为“老竹大方”。距今已400余年。
顶谷大方形质与浙江龙井茶相似,以扁平为其主要特色,从几年的市场反映来看,顶谷大方较之龙井茶味更加醇厚,而且在茶味之余还带有一丝甜意。顶谷大方曾在1986年入选国家***礼茶,质量已经得到肯定。安徽农业大学茶叶**:詹罗九教授就曾言:大方茶为中国扁形茶“**”,公元911年(即五代十国时期就已是贡品)距今有千年的历史,大方茶外观扁平挺秀,身披金毫,芽藏而不露,汤色清澈肯亮微黄,富有板粟香,且香高气长,叶底肥厚嫩均,滋味醇厚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