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清带领村民致富

2015-08-31来源 : 互联网

自2004年黑龙江省开展“村村大学生”计划以来,培养了近万名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涌现了许多**的“村村大学生”。周淑清便是一名**的大学生村官,她从2006年起开办了养殖场,并成立合作社,鼓励村民入股,带领全村人民致富。

现在,周淑清已有养殖场地2万平方米,养殖水面1.8万平方米,绿萍池2千平方米。商品蛋鸭3000只,年产蛋75万枚,年收入30多万元,并且,她还创立了自己的鸭蛋品牌。

鸭子对于周淑清来说,有特别的意义。2006年,黑龙江省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周淑清正式成了银畔养殖合作社的**,和家人共同奋斗四年之后,如今的她“统领”着3000多只“鸭兵鸭将”,被乡亲们戏称为“鸭博士”。但对于这个称号,她丝毫不觉得难堪,反而欣然接受。她现在不仅做出了自己的鸭品牌,还准备在好山好水的石河村开设几家“农家乐”,让更多人享受到“绿色”生活。

1 每天十多个小时工作和鸭子们一起过年

周淑清每天要在鸭场10个多个小时,早晨进入养殖场,只要一看到河里和大草地上的鸭子在嬉戏玩耍,她就像打了一针***,养殖场的每处她都要亲自检查,从饲料的配比到鸭子的状态,从河水的温度到水质的变化。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让她累并快乐着。

看着这些鸭子周淑清回忆说,五年前,在很多人的反对声中,她办起了自己的养鸭场。租的地皮荒废得太久,河塘里都是*大的树根,一家老小全都上阵,硬是把一个个树根给拖走了。2006年,**次从外地购进的近3000只鸭子,因为是晚上送的货,第二天一看,里边夹杂了不少的“瑕疵品”,有的脚是跛的,有的脖子粗得不正常。于是,2007年9月,她从哈市再次引进鸭子时,就和父母、丈夫一起,在几千只鸭子里一只只地查找,把有问题的鸭子抓出来,另外调养。“你想想,被几千只鸭子簇拥着,又是大热天,那种味道,真是让人受不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还是忍不住皱起了眉,但又不禁莞尔:“自从鸭场开起来,我每年过年,就都是和鸭子一起过的。这样的经历,是很值得回忆的!”如今在她的努力下,养殖场地已有2万平方米,比5个足球场还大,养殖水面1.8 万平方米,绿萍池2千平方米。每天靠卖鸭蛋就有上千元利润。

现今,当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专注于高科技创业时,作为“村村大学生”的周淑清选择了一条农村养殖创业路,并且办得红红**。她还鼓励村民入股,带领全村人致富。

2 缺乏经验700只鸭子只剩70只

周淑清是阿城石河村人。从小学习成绩就特别好,小学到初中,她一直是班里的**名。上世纪90年代的石河村经济条件差,村里不少人,都进城打工去了。“女娃儿书读得再好有什么用,出去找份活,稼个好人家吧!”因为父亲这一句话,周淑清终止了学业。尽管不甘心,但考虑到家庭条件,她只能承受这一切。没多久,她就与同村的一个小伙子结婚了。婚后的她一直闷闷不乐,“难道我这一辈子就窝在村子里洗衣服带孩子?我一定也要有自己的事业!”

周淑清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电视台的农业频道给吸引住了。原来里边有个讲养殖技术的节目,每天讲述一些养殖专业户的故事,“特别有意思。”从小爱养些小鸡小鸭的她觉得很亲切,细心的她还结合电视中谈及的内容与村中环境作了对比。当时,尽管石河村地理位置偏僻,但水资源丰富,当地村民几乎家家养鸭,经常有人开车来这里买鸭蛋,但当时村民家的鸭子并不多,所以鸭蛋经常供不应求。

在村里考察了地形、水质和环境后,她与一些熟识的养殖户聊了起来,她发现鸭子吃的都是廉价饲料,有些养殖户为了给鸭子催长还打激素。她想,如果用绿色环保的概念养鸭,一定能赢得市场的认可。经过反复对比思考,她决定办个养殖场。

“我现在养不起你啊?自己非得到外面折腾?”周淑清把养鸭的想法告诉丈夫后,丈夫的回答让周淑清很无奈。她顶着重重压力决定先试一试,之后,她将家里仅有的3万多元存款“偷”出来进了700只鸭子。

“那种臭臭的气味,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31岁的周淑清,至今仍记得**次进鸭棚的感觉。“鸭子的作息时间是很有规律的,每天凌晨5点它就起床了,你得在它起来前准备好吃的,趁它去吃东西了,再去捡鸭蛋,一直要忙到上午八九点,自己才有时间吃饭。”刚开始时,周淑清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忙。夏天饲料容易坏,周淑清顶着太阳,把给鸭子吃的虾,用大锅煮熟,再铺在平地上晾干,几**来,周淑清就被晒成了黑人,到现在皮肤也白不回来。喂鸭子时,给鸭子吃的蚕蛹里有种虫爱咬人,周淑清的小腿上被咬得全是伤口。尽管如此,**次创业的周淑清由于缺乏养殖经验仍然失败了。2002年7月的一个上午,对周淑清来讲,仍记忆犹新。眼看着鸭子成群打蔫,紧接着成片死亡,周淑清却束手无策。转眼间,700多只鸭子只剩下了不到70只。从此,周淑清整日闷闷不乐。“为什么鸭子会成片地死呢?”当时的她一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直到后来她经过学才明白,当时的700只鸭子,在引进时就已经带有病菌。

经过这一次打击,周淑清对引进渠道格外谨慎。

3 “村村大学生”圆了她的梦

直到2004年的**....打破了周淑清的苦闷。村书记把她叫到了村委会,“小周,省里的“村村大学生”开始选拔了,咱们全村就选你了,高兴不?”“高兴,我一定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就这样,2004年,周淑清通过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黑龙江省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在校期间,她认真学习了《养牛》《养猪》《养禽》《经济动物饲养》《遗传学》《育种学》等课程。她刻苦钻研,勤奋努力,利用业余时间和老师到养殖场实践,真正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深知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也知道自己的担子很重,这不仅是为自己以后的创业打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每每想到这些,她就会加倍努力,总不敢有松懈怠慢之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努力,周淑清获得了2006年度二等奖学金并于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黑龙江省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证书。手里拿着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她流泪了,三十一岁的她重返校园,这不仅丰富了她的文化知识,更让她成为***农民青年中的佼佼者,同时也增加了她继续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你还没折腾够吗?咱家这点老底都被你折腾光了!”父亲和丈夫都不同意她再次搞养殖。建棚养鸭,需要投资。对于“一穷二白”的周淑清来说,这无疑是一道不小的“坎”。家人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殖业发不了财!”2006年,不顾丈夫及婆婆的指责,周淑清又拿出了家中的6 万元积蓄。先斩后奏、破釜沉舟,根本没给父亲反对的机会。接下来,她开始跑银行,争取贷款。“只要有希望可以贷款的地方我都跑遍了。”周淑清回忆当初情景时说。

不知跑了多少次,终于有一**午,周淑清接到一个电话:“来办贷款手续吧!”欣喜若狂的她骑着电动车直奔银行。那会儿天刚下过霜,周淑清一不小心,连车带人摔在地上。开弓没有回头箭。周淑清从银行贷款3万元,迈出创业的**步。终于,鸭场开办了起来。她从哈市引进了**批鸭子,建起了鸭厂。由于掌握了科学的养鸭的技术,定期防疫,鸭子的成活率达到了93%。

4 创品牌带村民致富

刚开始,家里的鸭蛋卖不出去,最严重时几千斤鸭蛋积压了一个礼拜。而现在,周家的鸭蛋已是远近闻名,不少企业点名订货,一些市内的客人还会专门开车来购买。“周淑清养鸭挣钱了!”这一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村民纷纷找到周淑清,要求养殖蛋鸭。*候到了,为扩大养殖规模,周淑清趁机发动群众参股。同时,2008年4月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投资6万元在河边建了宿舍、料库和塑料大棚鸭舍。2008年下半年她建立一个生态养殖园区。同时,她还在养殖园区内的渔池中建了一座古典风格的木质亭台,通岸边修铁链木板吊桥,集休闲、垂钓、旅游、养殖一体化。为市场而发展,为经营而耕作,使农产品实现最大值。几年来她的养鸭场越办越大,收益越来越好。人事局把她树立为大学生回村创业典型,帮助她申请商标,创出小山村特有品牌“得丫路”。2008年底她的鸭场注册成了公司—新平河畔养殖有限公司,鸭蛋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鸭蛋”,2009年3月31日,当地媒体报道了周淑清做为个体养殖场创业的成功事例。2009年6月,周淑清获首届“百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创业之星”光荣称号。

当她的生态园区上规模后,还利用河边的三百多亩废弃沙场为资源,吸引资金与种禽场、孵化场、饲料场、种养殖技术服务部、屠宰场、蛋品加工厂等联合,为村民提供育雏、饲料、疫苗、技术,再回收畜禽产品,让村民放心大胆的干,没有后顾之忧。

2007年带动一些养殖户养商品蛋鸭2000只,2008年有一些养殖专业户入股。先后经过两次扩大规模,现如今,周淑清已经融资数十万元。已有鸭舍3栋,宿舍和料库1栋,洗蛋机1台、养殖场地2万平方、养殖水面1.8万平方、绿萍池2千平方、养商品蛋鸭3000只,年产蛋75万枚,年利润30 多万元。

目前,周淑清正在筹划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建鸭舍1800平方,蛋库及加工车间100平方,孵化室1栋,购孵化机2台,运输车1台,钩绿萍池5千平方,养殖商品蛋鸭1万只,种鸭2千只,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养鸭致富。

养鸭子让周淑清收获的不仅仅是充实和快乐,更重要的是向村民们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在这张答卷上,群众给她这个大学生“村官”打的分数是满分。

相关链接

2004年,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中共黑龙江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人事厅、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公安厅、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八大部委联合下发黑教联[2004]47号文件确立旨在把“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列为“十项利民行动”的33个重点推进项目之一,争取在3—5年内选派、培养近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村务领导工作,全面提升我省农村工作水平的政策。参加这项计划的大学生被称作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志愿者。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9年起加大“村村大学生”培养力度,将每年招收 1500名来自农村中小学、乡镇医院(卫生所)的一线工作者和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培养。“村村大学生”计划由培养高校组织学生报名考试,由村委会推荐,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还须由县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签章。学生不迁移户口、不改变现有身份。实行村来村去,并签订回村创业协议和诚信保证书,保证毕业后回村(原单位)生活、工作五年以上。

标签: 村民致富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