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林:养泥鳅年入千万为啥不赚该赚的钱?

2015-01-16来源 : 互联网

 

这里就是辛林1680多亩的泥鳅养殖基地。记者来采访,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基地的每个员工都随身带着鞭炮,随时燃放记者:你们每个人兜里都有鞭炮吗?

员工吴松航:一般来说在工作的时候就有,吓吓它。

员工马云:仓库里面有鞭炮每天都可以去拿一点。干活的时候兜里揣一点,看到鸟了放一点。

放鞭炮是为了惊吓水鸟,特别是海鸥。辛林的泥鳅养殖基地离海近,每天都有大批海鸥和其它水鸟来吃泥鳅。

李经理:白鹭呢,它个人战斗力比较强,但是它的数量不多。而海鸥就不同,海鸥的话它就像一个军队似的,它要一来的话能上千只。这一只海鸥它一个俯冲下来就意味着叼走一条鱼,这一条鱼的价值呢,多的话三五毛,少的话一两毛。

员工:每天几乎都有很多鸟在那飞着盘着。

记者:赶不走是么?

员工:你场子大么。你把它从这个塘赶到那个塘就是赶不走。很难赶,它也不怕你。

海鸥吃泥鳅的现象,曾让辛林尝尽了苦头。2014年3月,辛林刚开始养殖泥鳅时,2个星期,就被海鸥吃掉了200多万元的泥鳅苗。

李校刚:也就是**时间吧,一个海鸥群过来差不多也就灭了一个塘的苗种。

记者:灭了是什么意思?

李经理:灭了就是被吃完了。

辛林:看着也是挺可怕的,过万只的海鸥在我们整个1000多亩的渔场里面盘旋,**来回的不停,当时计算了一下有接近200万的损失。

一看到有海鸥飞来,员工们就放鞭炮。这种放鞭炮惊吓海鸥的办法,虽然简单,但很有效。

辛林:把这个鱼网收小一点。

辛林在这片1680多亩的养殖基地养的是一种从台湾引进的大规格泥鳅。

为了看得明显,辛林从市场买回了普通的泥鳅——青鳅跟他养的泥鳅进行对比。

辛林:这个品种呢,是我们所说的台鳅,就是台湾泥鳅这个品种,6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有这么大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鳅,也就是青鳅。这个鱼呢长了有一年多,这算是大条的。

辛林养殖的这种大规格泥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很多外地的客户都排着队来买泥鳅。

记者**青:您要买多少泥鳅今天?

重庆客户李金:要拉一万多。

记者:一万多斤?

重庆客户:一万多斤。

记者:今天拉的泥鳅大概几天能卖出去?

客户:**大概就是几千斤吧。

重庆客户:这拉回去就是两三天(卖完了)。

辛林是广东省水产界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水产档口遍布全国的很多水产市场。

东莞金桥市场总经理钟树林:在我的心中辛林这个人在水产界可以说是**了。

赵嘉纬某水产公司副总经理:他说是老二,没人说老大,因为这个是有市场依据的,不是他说大就大的,因为他整个销量运输,真的是有这么大。

可在10多年前,辛林也只是广州市水产市场里一个普通的小经销商。那么,他又是如何变成广东省水产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的呢?[养殖网:www.nczfJ.com/]辛林是河南信阳人,1996年跟随南下打工的热潮,来到这里做水产生意并成立了一家水产公司。1999年,辛林在市场里买卖回鱼时,发现了一个商机。这个商机让他很快从普通水产经销商变身当地水产界的重量级人物。

辛林:长江回鱼,在北方养2年的品种,在这地方(广东)一年就可以养出来了,他这个外形,体型,口感都没什么区别。

广东省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养殖回鱼,然而在广东却很少有人吃回鱼,也就没有人养殖回鱼。这让辛林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辛林:在广东养,到内地销。内地的市场对这个品种是很成熟的,这是一个长江的很多年的老的品种,长江的回鱼。

1999年,在离广州市不远的佛山市南海区有很多人以水产养殖为生。辛林来这里鼓动大家养回鱼。养殖户们却不同意。他叫翟耀福,是位水产经销商,当年一直陪着辛林收鱼。

水产经销商:一开始很少的,我拉几条鱼照样一拉,拉10条8条照样一拉。

记者:村民不愿意养是什么原因呢?

水产批发商:是啊,(养殖户)怕没销路,卖不了。

辛林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实施以后很多养殖户开始养殖回鱼。辛林以每斤比成本价格高20元的价格收购回鱼,同时给养殖户一定的**金。

经销商:养鱼(一斤)的*多花个十块成本都够了,卖30,你不养。

辛林:当时那个**金在鱼塘里面,下的多就是几万元*吧,给一个养殖户几万元,就可以做到你养这批鱼。

2000年初,养殖户养出的回鱼被辛林收购后,空运到了上海、南京等地的水产市场。当时市场上野生回鱼价格200多元一斤,而人工养殖又非常少。辛林把从养殖户那里收回来的回鱼市场定价40元一斤,刨除成本,每斤辛林只*几毛*,这让公司内部的很多人都感到不满。

李校刚:当时整个公司,没有人不反对这个事的,很多人他就比较**的认为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我们担心我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不能这样干了。

2000年,由于前期投入大,利润少,辛林的回鱼卖的*爆却也没*多少*。而就在此时,南京的一个水产经销商找到辛林,提出要在南京市场独家代理他的回鱼,并且给出了150元一斤的价格。

辛林:他价*开的比较高,但是我们没有同意这个做法。

之后陆续有几个其它地区的经销商也想高价代理,都被辛林拒绝了。

李经理:保守估计应该不用一年多时间也能*1000万,我觉得你作为商人你能多**,你不*,你这是不是脑子坏了。

水产经销商:(提价)那是肯定,百分之百卖的了的,他说了么,这么多年了不还是照样卖。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说,辛林既不跟人合作,也不提高市场上回鱼的价格,辛林为什么放着能*的*不*呢?

辛林:商品鱼价格偏高,它可能需求量会减少,我们对下面整个广州养殖业的储存货源是很清楚的,农民必须养出的产品要上市,按照这种高价销售,市场量越来越小、不符合我们定的规律,我们精确的核算过,量的优势还要大过价格优势。

2000年秋天,在辛林的销售速度和价格的刺激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很多村子都开始养起了回鱼。

经销商:一个村子都养,我每天拉鱼都没有停的拉。

记者:当时你们每天能拉多少鱼?

经销商:*少得有10万斤以上,**。

辛林从1999年时每天卖10多斤回鱼变成了2001年旺季时每天卖10多万斤,年销售额超过了2亿多元,辛林一下在广州黄沙水产市场里出了名。

水产公司副总经理:回鱼供货,百分之8090,80到90,这个销售,整个(黄沙)市场上基本上都是他的。

批发商管绍勇:要回鱼的人基本上都在他这里拿货。

2005年,辛林又搞起了活鱼长途运输生意。他一次性投入了1000多万元,购买了10多辆运输车,改装内部后,往返北京、上海等地运输活鱼。

辛林:上海和北京呢,每天对这个活鱼需求量很大,我们这样的运输量加大了,市场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然而,尽管投资很大,运鱼车队却并没有给辛林带来预想中的利润。

李校刚:直接这个全车都损失的呢,不低于30车,您说就是半死不活这些伤残次品,现在就是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当时就这一块投入的资金呢,应该超500万元。

2006年初,辛林的车队每次把活鱼运到上海后,再到离上海比较近的江苏盐城把空车装满鲫鱼后,回到东莞金桥水产市场销售。

辛林:这个鲫鱼产区在广东产量又比较少,只能靠广东(养殖鲫鱼),那个价格相当高的。江苏这边的鱼跟广东这边品质(比)又好吃,量又大,我们发现这个商机,就从那边运输到广东这边来。

然而,辛林的这个做法,不仅没*到*,还让他自己陷入了泥潭。

市场经理:(辛林)卖鲫鱼的档口,开始做的时候,第一第二个月,大概亏了7080万元左右。

辛林:做的人多的时间,就是市场的承受力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这个调配的货多了,你到市场可能是贬值。你能便宜卖,我也能便宜卖,就是这样造成的大家亏损。

辛林连续换了好几个在东莞金桥水产市场档口的负责人,都没改变这种亏损的局面。

这里就是辛林1680多亩的泥鳅养殖基地。记者来采访,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基地的每个员工都随身带着鞭炮,随时燃放。

记者:你们每个人兜里都有鞭炮吗?

员工吴松航:一般来说在工作的时候就有,吓吓它。

员工马云:仓库里面有鞭炮每天都可以去拿一点。干活的时候兜里揣一点,看到鸟了放一点。

放鞭炮是为了惊吓水鸟,特别是海鸥。辛林的泥鳅养殖基地离海近,每天都有大批海鸥和其它水鸟来吃泥鳅。

李经理:白鹭呢,它个人战斗力比较强,但是它的数量不多。而海鸥就不同,海鸥的话它就像一个军队似的,它要一来的话能上千只。这一只海鸥它一个俯冲下来就意味着叼走一条鱼,这一条鱼的价值呢,多的话三五毛,少的话一两毛。

员工:每天几乎都有很多鸟在那飞着盘着。

记者:赶不走是么?

员工:你场子大么。你把它从这个塘赶到那个塘就是赶不走。很难赶,它也不怕你。

海鸥吃泥鳅的现象,曾让辛林尝尽了苦头。2014年3月,辛林刚开始养殖泥鳅时,2个星期,就被海鸥吃掉了200多万元的泥鳅苗。

李校刚:也就是**时间吧,一个海鸥群过来差不多也就灭了一个塘的苗种。

记者:灭了是什么意思?

李经理:灭了就是被吃完了。

辛林:看着也是挺可怕的,过万只的海鸥在我们整个1000多亩的渔场里面盘旋,**来回的不停,当时计算了一下有接近200万的损失。

一看到有海鸥飞来,员工们就放鞭炮。这种放鞭炮惊吓海鸥的办法,虽然简单,但很有效。

辛林:把这个鱼网收小一点。

辛林在这片1680多亩的养殖基地养的是一种从台湾引进的大规格泥鳅。

为了看得明显,辛林从市场买回了普通的泥鳅——青鳅跟他养的泥鳅进行对比。

辛林:这个品种呢,是我们所说的台鳅,就是台湾泥鳅这个品种,6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有这么大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鳅,也就是青鳅。这个鱼呢长了有一年多,这算是大条的。

辛林养殖的这种大规格泥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很多外地的客户都排着队来买泥鳅。

记者**青:您要买多少泥鳅今天?

重庆客户李金:要拉一万多。

记者:一万多斤?

重庆客户:一万多斤。

记者:今天拉的泥鳅大概几天能卖出去?

客户:**大概就是几千斤吧。

重庆客户:这拉回去就是两三天(卖完了)。

辛林是广东省水产界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水产档口遍布全国的很多水产市场。

东莞金桥市场总经理钟树林:在我的心中辛林这个人在水产界可以说是**了。

赵嘉纬某水产公司副总经理:他说是老二,没人说老大,因为这个是有市场依据的,不是他说大就大的,因为他整个销量运输,真的是有这么大。

可在10多年前,辛林也只是广州市水产市场里一个普通的小经销商。那么,他又是如何变成广东省水产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的呢?[养殖网:www.nczfJ.com/]辛林是河南信阳人,1996年跟随南下打工的热潮,来到这里做水产生意并成立了一家水产公司。1999年,辛林在市场里买卖回鱼时,发现了一个商机。这个商机让他很快从普通水产经销商变身当地水产界的重量级人物。

辛林:长江回鱼,在北方养2年的品种,在这地方(广东)一年就可以养出来了,他这个外形,体型,口感都没什么区别。

广东省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养殖回鱼,然而在广东却很少有人吃回鱼,也就没有人养殖回鱼。这让辛林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辛林:在广东养,到内地销。内地的市场对这个品种是很成熟的,这是一个长江的很多年的老的品种,长江的回鱼。

1999年,在离广州市不远的佛山市南海区有很多人以水产养殖为生。辛林来这里鼓动大家养回鱼。养殖户们却不同意。他叫翟耀福,是位水产经销商,当年一直陪着辛林收鱼。

水产经销商:一开始很少的,我拉几条鱼照样一拉,拉10条8条照样一拉。

记者:村民不愿意养是什么原因呢?

水产批发商:是啊,(养殖户)怕没销路,卖不了。

辛林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实施以后很多养殖户开始养殖回鱼。辛林以每斤比成本价格高20元的价格收购回鱼,同时给养殖户一定的**金。

经销商:养鱼(一斤)的*多花个十块成本都够了,卖30,你不养。

辛林:当时那个**金在鱼塘里面,下的多就是几万元*吧,给一个养殖户几万元,就可以做到你养这批鱼。

2000年初,养殖户养出的回鱼被辛林收购后,空运到了上海、南京等地的水产市场。当时市场上野生回鱼价格200多元一斤,而人工养殖又非常少。辛林把从养殖户那里收回来的回鱼市场定价40元一斤,刨除成本,每斤辛林只*几毛*,这让公司内部的很多人都感到不满。

李校刚:当时整个公司,没有人不反对这个事的,很多人他就比较**的认为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我们担心我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不能这样干了。

2000年,由于前期投入大,利润少,辛林的回鱼卖的*爆却也没*多少*。而就在此时,南京的一个水产经销商找到辛林,提出要在南京市场独家代理他的回鱼,并且给出了150元一斤的价格。

辛林:他价*开的比较高,但是我们没有同意这个做法。

之后陆续有几个其它地区的经销商也想高价代理,都被辛林拒绝了。

李经理:保守估计应该不用一年多时间也能*1000万,我觉得你作为商人你能多**,你不*,你这是不是脑子坏了。

水产经销商:(提价)那是肯定,百分之百卖的了的,他说了么,这么多年了不还是照样卖。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说,辛林既不跟人合作,也不提高市场上回鱼的价格,辛林为什么放着能*的*不*呢?

辛林:商品鱼价格偏高,它可能需求量会减少,我们对下面整个广州养殖业的储存货源是很清楚的,农民必须养出的产品要上市,按照这种高价销售,市场量越来越小、不符合我们定的规律,我们精确的核算过,量的优势还要大过价格优势。

2000年秋天,在辛林的销售速度和价格的刺激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很多村子都开始养起了回鱼。

经销商:一个村子都养,我每天拉鱼都没有停的拉。

记者:当时你们每天能拉多少鱼?

经销商:*少得有10万斤以上,**。

辛林从1999年时每天卖10多斤回鱼变成了2001年旺季时每天卖10多万斤,年销售额超过了2亿多元,辛林一下在广州黄沙水产市场里出了名。

水产公司副总经理:回鱼供货,百分之8090,80到90,这个销售,整个(黄沙)市场上基本上都是他的。

批发商管绍勇:要回鱼的人基本上都在他这里拿货。

2005年,辛林又搞起了活鱼长途运输生意。他一次性投入了1000多万元,购买了10多辆运输车,改装内部后,往返北京、上海等地运输活鱼。

辛林:上海和北京呢,每天对这个活鱼需求量很大,我们这样的运输量加大了,市场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然而,尽管投资很大,运鱼车队却并没有给辛林带来预想中的利润。

李校刚:直接这个全车都损失的呢,不低于30车,您说就是半死不活这些伤残次品,现在就是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当时就这一块投入的资金呢,应该超500万元。

2006年初,辛林的车队每次把活鱼运到上海后,再到离上海比较近的江苏盐城把空车装满鲫鱼后,回到东莞金桥水产市场销售。

辛林:这个鲫鱼产区在广东产量又比较少,只能靠广东(养殖鲫鱼),那个价格相当高的。江苏这边的鱼跟广东这边品质(比)又好吃,量又大,我们发现这个商机,就从那边运输到广东这边来。

然而,辛林的这个做法,不仅没*到*,还让他自己陷入了泥潭。

市场经理:(辛林)卖鲫鱼的档口,开始做的时候,第一第二个月,大概亏了7080万元左右。

辛林:做的人多的时间,就是市场的承受力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这个调配的货多了,你到市场可能是贬值。你能便宜卖,我也能便宜卖,就是这样造成的大家亏损。

辛林连续换了好几个在东莞金桥水产市场档口的负责人,都没改变这种亏损的局面。

标签: 养泥鳅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