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要翻三座大山: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2014-07-04来源 : 互联网

我们把大学生自主中的故事讲给读者,是因为我们相信,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坚实力量,社会各界对自主困境的全面了解是解决严峻的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结束了对6名的个案报道后,让我们更为理性地梳理一下他们的难题。

截至7月27日,到沈阳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领取自主证的共85人。

在真实记录了6名的经历后,本报《毕业了,给自己打工》系列报道将目光投向这85人面临的普遍境遇。

共同点10万以内的小本经营

据沈阳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计,在领取自主证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择家政服务的23人,开发与维护18人,衣食用品经营14人,信息中介12人,装饰装修设计8人,医疗医药、餐饮各4人,其他方向2人。

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冬说,多半学生选择了与他们所学专业不同的经营方向。服务性行业因其成本低、***成了他们的*选。大部分学生的注册资金都在10万以内。

记者采访发现,85%以上的创业大学生都认为资金是他们的主要障碍。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吉善教授认为,尽管有申请****的政策,但基本是参照下岗再就业人员的标准进行,程序比较繁琐;另外银行也不愿意贷。沈阳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韩宏兴表示:“目前并没有为设立的专项资金。”

瓶颈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宋景伟用“喜忧参半”来描述他的现状,“‘忧’就在于缺乏实践经验。”

记者进行的一份相关问卷调查显示,72%的主要通过书本、等方式接触社会,有相关专业实习经历的只有16%,而多数成功的都认为在校时获益*大的是到相关单位实习。尽管如此,在东北日杂卖货的幺阳对记者说:“就算大学时参加再多的活动,到了社会上经验仍旧不够。”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的张桂文教授认为,需要经过几年时间的磨练,才能将技术与实践结合起来。

遗憾没有系统指导

常开明说:“我想找**的合作伙伴或向同行业的前辈求教,但是找不到能帮我们联系的专门机构。”

沈阳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韩宏兴介绍说,目前能为自主提供针对性的主要是一些民营机构。而市内某“创业基地”的负责人则坦言,培训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能提供的培训很难满足的需求。

吴冬表示,他们的培训目前既有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启发式培训,也有创业两年后的扶植性培训,前40多个领取自主创业证的大学生都曾经参加过,但是由于他们还有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所以近期与没有联系,两年后的扶植性培训他们还没有开始准备。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