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就业旺季,在大多数学生奔波于各类招聘会时,还有一部分同学却选择了另一条就业渠道——创业。近日,记者在武汉理工大学[微博]、中南民族大学[微博][微博]、武汉纺织大学[微博]、武汉工程大学、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微博][微博]、武汉科技大学[微博]城市学院等6所不同类型的在汉高校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创业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77.2%的人有过创业想法,但真正创业的学生不足20%,*终成功者仅占4.1%。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资金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学业时间分配不均等因素,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几大瓶颈。
心理负担沉重迫使半途而废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小胡曾是该校附近一家外卖店的**,说起创业起因,他表示是“机缘巧合”。“一次我出去买东西,发现学校西门附近的几家外卖店每天都能卖500多份,可当时西门就要拆迁了,这些店也面临着停业。”小胡说,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叫外卖的学生只会增不会减,他顿时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便说服了喜欢做菜的同学小李一起创业。
他们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店面,开业后每天都能*两三百元*,前期投入的成本很快就收回来了。可就在生意越来越*爆时,他俩却出人意料地将外卖店转让了。“实在是太累了!”小胡感叹道,以前他认为创业是件很容易的事,可真正涉足其中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我和小李每天都得担心顾客会不会减少、做什么口味的菜更受欢迎、当天的收支是否平衡等等。”小胡表示,看着其他同学每天都过得简单、轻松,他觉得自己的负担已经多到快承受不了了。因此,即使小店****,他还是决定放弃。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在创业中途放弃的学生,都和小胡有过相似的感受,他们认为,创业者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投*的时候我既担心亏本又怕达不到制定的目标,所以放弃了。现在想想挺后悔,其实我的规划已经很合理了,如果不那么患得患失说不定就成功了。”张越是武汉工程大学大[微博]三的学生,曾有过创业经历的他回想起当时的境况,笑称自己还不具备成功者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缺乏坚持到底的信心和面对失败的勇气。
没经验没项目创业遥不可及
调查显示,****和人脉**被大学生认为是创业的*要困难,位居二三位的分别是实践经验不足和缺乏指导。“看人家干得挺带劲,我也天天想着怎么创业,可是怎么做,做什么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学生小莫道出了大部分未真正创业学生的心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校里不乏想通过创业体现自我价值的学生,可是面对风险他们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也不知道如何踏出**步。
武汉一**高校大四学生小梅告诉记者,他刚进校时就有过创业的想法,但是选什么项目、怎样操作、碰到困难怎么办等他一概不知。小梅无奈地表示,他就怕投入了时间金*还是没成功,说不定还会耽误学习,只好放弃了这个梦想。同样就读于大四的学生雷鸣告诉记者,他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四处投递简历了,虽然工作目前还没有着落,但他从未想过走创业这条路,“我既没*也没好项目,更没有类似的经历,创业对我来说太遥不可及,太不现实了。”
据悉,武汉目前已有不少高校陆续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创业教育并不是教育大家都去开办公司,而是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各种素质,使同学们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武汉理工大学职业规划师雷五明表示,但不能否认的是,创业教育存在其特殊性,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所收获,仅凭听几堂课是无法参透其精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