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师文化街,有个民族风情四溢的服饰店。店内,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吸引着路人的眼球。走进去,阵阵清新的香味扑面而来。“这是泰国香,散发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民族饰品店么,讲究的就是一种氛围。”店主石玲玲向记者介绍。
石玲玲告诉记者,她从事民族服饰生意,主要靠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只要用心体会,跟着感觉走,店子就可开得很轻松,生活也可以过得蛮滋润。
导游转行做店主
石玲玲是80后。虽然年龄不大,却有过几次跳槽经历。“可能是我个人生**自由吧,我比较喜欢旅游。所以**个职业选择了做导游,那也是我迄今为止从业时间*长的一份工作了。”石玲玲谈到她的**份工作时说。
石玲玲告诉记者,当年,她是在宜昌三峡一带做导游。长江三峡云遮雾绕,风景如画,但是引导着一帮游人去领略它的美却并不是件轻松事。虽然收入不低,但做导游确实很辛苦。干这行长期四处奔波,生活也不稳定。几年后,石玲玲辞掉导游工作,来到了武汉。
刚到江城,石玲玲找到了一份负责会务接待的工作,主要负责揽会务这一块。“因为我以前做过导游,和人打交道很擅长,所以单位让**这行难度并不大,我很快就上手了。可这份工作我没做很久。因为后来我和公司**的理念不同,辞去了这份工作。”石玲玲说。
“虽然换了几次工作,但我觉得这些工作对我现在创业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比如导游让我对顾客的喜好比较熟悉,知道顾客会喜好什么样的特色商品。而跑销售,则让我了解了和人打交道做生意的技巧,自己创业起来就能够驾轻就熟。在辞去工作后,我感觉再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很不容易,不如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民族饰品这一块谋求创业。”谈起以前的经历,石玲玲很有感慨。
经过对市场的一番考察,2009年,石玲玲决定在华师文化街创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民族服饰品店。
细心织就梦想
“开店很复杂啊!因为是初次开店,我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不过好在我能用心去做,所以开店的目标还是一步步实现了。”想起开店之初的困难石玲玲说。
石玲玲告诉记者,开民族服饰店,选地址是很花功夫的。“我觉得现在选的这个店址还不错。因为这个店靠近高校,所以会吸引来很多白领和学生的关注。不过相对来说,民族饰品店并不是很挑店铺位置的,只是需要店主在店铺特色上下功夫。”她说。
她向记者介绍,为了突出店面的特色,她花了不少心思在装修上面。“因为原来做导游时见多识广,对如何做好店铺装修,我心里还是有点谱,所以装修都是我自己设计的。装修具体施工时,我找了一个朋友帮忙。可这个朋友并不是很专业,所以我多花费了不少*。30平方米的店面,原来计划开支5000元左右,结果花了1万多。”石玲玲说。
“如果给我机会重来一次,我就一定会注意控制成本了。小店并没有必要装修太好,小店*好的装饰就是我的民族饰品。”她笑着告诉记者,“其实开店*重要的还是商品。我开现在的店投资7万元,但是当初用在进货上面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后来,我进的货才慢慢多起来。”
平价特色引人气
石玲玲告诉记者,她开民族服饰店,在价格方面一直坚持平价。“像有些店,开始卖低价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但不久又把价格提起来。看起来初期有不少顾客,但后来提价后顾客会慢慢流失掉的。所以不如一开始就坚持平价,让顾客觉得放心满意。这样才有利于稳定店铺的客户群。”石玲玲说。另外,她觉得,必须讲究货品的高低端搭配,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
同时,还要注意上架商品的顾客关注度。“要凸现特色,就要选一些比较新奇、有特点的商品。比如,我店里的蜡染品就很有特色。进此类货,我不贪大,只选择一些小型方块状的。这些小型蜡染小巧却很有特色,也适合摆放,价格也不高,很受高校学生欢迎。另外,我店里还有一种工艺木雕盘,是用**木雕刻的,上面的花鸟、人物雕刻得很精细,图案很美,并且饰以多种色彩。这样的木雕盘,颜色鲜艳,风格清新。在武汉,除了我的店里有这样的商品,在其他店就很难见到。所以说,只要你的商品有特色,就不愁没有稳定的顾客群。”
石玲玲告诉记者,开民族饰品店就是要讲究灵活多变,商品要细心挑选并经常更换。这样才能让顾客保持对店子的新鲜感,经常到小店来逛逛。“小店经营就是要讲究用心,只要注意把握顾客需求,就能轻松开好店。目前我的店经营情况不错,根据目前的经营状况,*近我打算再开一家分店。我坚信,我的创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石玲玲满怀希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