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伦理、信任与领导力

2012-02-03来源 : 互联网

获得信任是企业**者的责任和工作要求。**者如果不能得到员工的信任,会带来人员的不稳定和人才的高流失率,影响企业的运转;**者如果不能得到顾客的信任,会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品牌形象;**者如果不能得到投资者的信任,会破坏公司的资金安全;**者如果不能得到合作伙伴的信任,会引致不安情绪和变动,使公司的发展受阻。

很难想象一个内部没有信任的企业,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众志成城。缺乏信任,人与人互相隔膜,彼此设防,合作无法开展。没有信任支撑,企业精神与文化无法发挥作用,企业的愿景和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同样,一个不被外部社会信任的企业,它的生存将会难以为继。黄光裕在国美控制权之争中落败,正好是*佳的注脚。

黄光裕是国美的创始人之一,1987年,黄光裕及哥哥黄俊钦在北京挂出“国美电器(行情,资讯,评论)店”的招牌,店面仅百多平方米。在他的**下,国美发展成为中国*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黄光裕被认为是个商业天才,他对国美的贡献以及在国美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国美电器当政时期,黄光裕是个威严的老板,据一位就职于国美的高管介绍,当黄光裕想好了一件事,或者是布置工作时,现场绝对安静,大家都无条件服从。黄光裕对员工的管理严厉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是接受采访的高管表示理解,他们认为没有黄光裕的霸道,就不会有国美的盘子。总体来讲,管理层及员工对黄光裕是信任的,而且他们觉得黄光裕很讲义气,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黄光裕对于出走后又回归的老臣,不仅不会排斥,还可能会安排更高的职位。

2004年6月,黄光裕的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国美电器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家族掌握33%左右股权,机构投资者占有33%的股权,其他投资者占34%。国美电器股权相对稳定,作为大股东的黄光裕家族控制国美电器的日常运作。

黄光裕出事对国美形成了较大冲击,业内对国美的资金链以及后期运营一度产生了怀疑。黄光裕被拘后,传言四起,关于黄光裕如何犯罪、所犯何罪的版本林林总总,不胫而走,不仅相关人士在媒体上亮相发言,民间也有各种揣测,结论不外乎,年轻首富以贿赂的方式结成神秘关系网,在关系网的庇佑下,进行了超额贷款、内幕交易、瞒报税款等犯罪行为。同时,他还将上市公司国美电器当成了取款机,历年累计套现135亿元,成为“胡润套现富豪榜”的冠军。一时间,舆论哗然,引发了又一轮中国富裕阶层的原罪讨论,黄光裕个人形象跌落谷底,其个人品行和职业操守均受到质疑。

抛开人性的考虑,回到**力这个层面,我们发现,黄光裕是个失败的企业**。从投票结果来看,他没有获得投资人的信任。这不难理解,一直以来,黄光裕通过不正当行径扩张事业,从上市公司大量套现。无论是左手搏右手,还是行贿政府官员,黄光裕走的是权谋之道,为国美的未来发展种下了隐患。当他出事后,国美一度境地尴尬。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黄光裕没有管理好团队,陈晓就是个例子。黄光裕试图以哥们义气笼络陈晓,*终失败。黄光裕的这种思路在中国司空见惯,从桃园三结义起,中国人骨子里有哥们传统,内部人,大家都是大哥、二哥,平时大家一起出去干坏事,用非常手段对付外人。这样的结果可能带来内部人的互不信任。今天你用奇谋诡计对付外人,明天,你就可能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我,今天你之所以不对付我,是因为我有用。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小九九,随时都可能爆发内讧。这正是不正直的后果。

更可悲的是,黄光裕一方还喊出“不要让国美变成美国”。民族主义在今天己经成了*廉价的遮羞布,只要拿民族主义一忽悠,就一定有一群人蠢血沸腾,黄光裕在贿赂与套现时怎么没想到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呢?其实当一家公司在香港或美国上市时,就很可能在股权上变成“外国”公司,但这些“外国”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并不会换掉原来的经营团队,经营者能不能得到投资者的信任才是关键,怎么会扯得上民族大义?

小编结语:信任可以建立在血缘关系、情感关系上,也可以建立在自己的专业性、可信赖性,令人尊敬的基础上。对于**者来说,*重要的是德行**,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