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肆虐南美,会殃及我国吗?专家详解

2016-02-28来源 : 互联网


近日,一种名为“寨卡”的病毒又肆虐巴西等南美诸国并持续蔓延,美国、英国、西班牙等30个国家和地区均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那么,什么是寨卡病毒?它会造成哪些危害?在“地球村”时代,我国又该如何防控?

受访**:

李德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卢洪洲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

快速增加的小头症患者

此次疫情期间,发现巴西小头症患儿明显增加。

小头症是婴儿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的一种罕见病,是由于婴儿在子宫或者在怀孕期间大脑发育异常造成的,给患者带来智障、发育迟缓和癫痫发作等**损伤。

自2015年上半年至今,巴西小头症患儿达到了3800例,而往年则不超过200例,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员在患儿的大脑及孕妇的羊水中发现了寨卡病毒。

1947年,科学家们在乌干达抓来一些猴子放在笼子里,准备用于黄热病的研究,其中一只猴子突然出现发热症状。科学家们从这只猴子体内分离到一种病毒。由于这些猴子生长在乌干达的杂草丛中,科学家们把这种病毒命名为“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多年来仅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发现过人间病例,2007年在太平洋雅浦岛发生了有数万人感染的Zika病毒病暴发,至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出现大规模寨卡病毒疫情,感染了该省大约11%的人口。

患者会表现轻微症状,如发烧、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等,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然而,如果孕妇感染,胎儿将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截至目前,24个出现寨卡病毒病疫情的国家中有22个在美洲。

孕妇是高危人群 未出现死亡病例

虽然接触药物、酒精以及怀孕期间出现风疹感染等因素同样会导致小头症,我国也有相关病例,但目前已经确定此次巴西小头症患者激增与孕妇感染寨卡病毒直接相关。

相对同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寨卡病毒引发的寨卡热症状更为温和,也未出现死亡病例。

病毒主要通过孕产妇对胎儿造成伤害,对其他人群,约75%至80%的寨卡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头痛、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而这些症状通常在2-7天后自行消失。

目前并无针对寨卡病毒的**药和疫苗,防*感染的*佳途径就是防止蚊子叮咬。

防蚊这样做↓

使用驱虫剂,穿戴可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好是浅色衣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以及在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地方。

离我们有多远

寨卡来袭,**惊动。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并不建议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但鉴于埃博拉疫情的教训,寨卡病毒的快速蔓延已引起了各国的高度警惕。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近日发布拉美和加勒比海14国旅行警告,称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引发疫情,公民应慎重前往上述地区,孕妇尤须警惕。

中国**网也于近日发布通知称,鉴于中国同美洲国家的劳务合作密切,人员货物往来频繁,检验检疫部门将加强口岸防控,同时提醒出国旅行的个人做好卫生**工作。

“其实,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而言,寨卡病毒并不陌生,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已经存在了好几年。”卢洪洲说,就在今年1月19日,中国台湾地区报告了一例寨卡病毒感染者,这名男子来自泰国,而不是拉美。为此,台湾卫生机构发布了针对东南亚6个国家的寨卡病毒旅行警告,以及针对南美洲和中美洲更**别的旅行警告。

“我国目前尚无报告相关病例。”李德新说,这与我国现在处于冬季,不具备蚊虫大量孳生条件有关,此外,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全国大范围极寒天气也帮了忙,消灭了不少蚊虫,尤其是南方地区。但他强调,随着气候逐渐回暖,到了春夏季后,广东等南方省份需要格外警惕。

卢洪洲认为,受城市化和**化的影响,由于蚊虫生活并滋生的环境逐渐扩大,因此很可能在大城市引发寨卡病毒疫情。“截至目前,美洲、非洲等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病例,而它又是由伊蚊传播的,这种蚊子在我国南方省份极为常见,因此我们是逃不掉的。”卢洪洲说。他认为,“在目前地球村的大环境下,如果仔细筛查,我国很可能也会发现输入性病例。”

来源:

标签: 健康科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