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肥厚型心肌病与心房颤动

2016-02-28来源 : 互联网


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运动员猝死事件,给公众敲响了猝死预防的警钟。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HCM预后差异很大,少数进展为终末期心衰,另外有少部分出现心衰、房颤和栓塞。这里提到了房颤,就不得不为大家普及下HCM与房颤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普通人群中,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HCM人群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CM人群中约22%合并有房颤,明显高于普通人群,HCM人群房颤的年发病率为2%,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HCM患者由于存在心室非对称性肥厚,发生房颤后,往往症状明显难以耐受。此外,合并房颤的HCM患者死亡率也高于窦性心律的HCM患者,主要死因是心衰,如HCM患者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且房颤发生年龄较早(50岁以前),则发生心衰的风险更高。由此可见,HCM患者除了需要预防猝死发生,房颤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可轻视。

脑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是HCM合并房颤患者的重要风险。我国和欧美房颤管理指南目前均**应用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和系统性栓塞的风险,以指导抗凝*疗。既往研究发现, HCM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为17.7。由于栓塞发病率高,因此抗凝*疗并不单纯取决于CHA2DS2-VASc评分,目前房颤指南**,对于HCM合并房颤患者,不需要采用CHA2DS2-VASc评分,如果没有抗凝禁忌,均应接受抗凝*疗。由于HCM患者存在较高的房颤发病率和栓塞风险,因此,HCM患者一旦出现心悸等不适,需要及时就诊,系统评估是否有房颤发作,一旦明确诊断合并房颤,需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凝*疗。

鉴于HCM患者对房颤的耐受力差,房颤转复可作为优先*疗策略。可以考虑选择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和/或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与其他房颤人群不同的是,由于可增加HCM流出道压差,加重HCM症状,应避免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地高辛作为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果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可以考虑选择导管消融。


标签: 健康科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