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口服药物都有哪些?

2016-02-27来源 : 互联网

2型糖尿病经过饮食控制,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还是不能达到目标,或者那些刚刚诊断为糖尿病的血糖已经非常高的患者,空腹血糖在9~10以上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在12.88~14以上,应该立即给予口服降糖药物*疗。

常用的降糖药物到底有哪些呢?

那我们目前临床医生使用的主要包括一下几类:

磺脲类

格列奈类

双胍类

格列酮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二肽酰肽酶-4(DPP-4抑制剂)

看起来种类很多,非常复杂,其实用一张图就能说明白:

降糖药物的选择主要是基于患者目前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所处的位置,胰岛β细胞损伤的程度来确定的。

通过各种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来评估你的糖代谢紊乱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还是胰岛细胞功能降低所引起的,然后对症给于药物。

这些药物是通过什么方式起作用呢?

有哪些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呢?

我们分别来说说:

一、增加胰岛素敏感类药物

①**双胍

我们知道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就是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的部位就是肝脏和肌肉,**双胍并不能使正常血糖下降,而是抑制高血糖,所以很少引起患者低血糖。

那**双胍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它主要是通过增加肝脏和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一方面促进肝细胞和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加强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使血糖下降;另一方面抑制肝细胞中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整个降低了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对控制高血糖非常有帮助。

服用**双胍之后,一般可使空腹血糖降低3.3~3.9,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2.0%。对患者非常有帮助,同时还能纠正糖代谢紊乱引起的血脂过高等症状,且价格适中。

但是**双胍在小肠被吸收之后,作用于各个细胞。发挥作用之后,并不能被人体代谢掉,而是原样经肾脏排出。所以**双胍对肾脏细胞来说是有副作用的。

所以**双胍的禁忌症里包括肾功能减退等等。同时,**双关的不良反应还包括严重的消化道反应,比如腹泻、腹胀、**呕吐、食欲不振等等,*严重的反应是乳酸性酸中毒。服用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

②格列酮类药物

除了**双胍以外,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的药物还有格列酮类。它们主要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肝脏的作用较弱。

格列酮类比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1.4%。

这些药物是通过肝脏代谢,所以这个家族中的曲格列酮曾经造成严重的肝损害而被停用,而现在还在用的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目前还没有明显的肝损害报道。对于肝功能不好的,比如转氨酶较高的患者慎用。

二、促进胰岛素分泌类药物

①磺脲类药物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就是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细胞功能下降),磺脲类的药物主要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能够轻微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并增加肌肉葡萄糖的摄取,使空腹和餐后血糖都能下降。

磺脲类可使空腹血糖下降3.3~3.9,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2%。对新诊断的高血糖、但是胰岛功能损害不严重的患者*有效,因为它能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

磺脲类药物在肠胃中吸收之后,达到有效浓度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很多时候需要餐前提前30分钟服用,以**在用餐血糖高峰时发挥作用。且磺脲类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然后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这些产物有些毒副作用还会增加。

所以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禁用此药。当然,既然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的副作用就是导致低血糖,所以磺脲类药物也能造成严重的低血糖。

②格列奈类药物

格列奈类跟磺脲类药物类似。

三、抑制葡萄糖在小肠中的吸收

1α糖苷酶抑制剂

葡萄糖主要在小肠中吸收,那有没有直接可以抑制或者延缓葡萄糖在小肠中吸收的药物?这样,食物中的葡萄糖根本不会进入血液,那当然也不会引起高血糖了。

当然有,这就是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使高血糖下降2.2~2.8,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1%

特别是对中国糖尿病患者非常有帮助,因为中国人饮食中糖水化合物的比例非常高。

四、胰升糖素样肽类似物和DPP-4抑制剂

在我们之前讲胰岛素的分泌全过程的时候,曾经说过小肠会分泌很多激素去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包括抑胃肽、胰升糖素样肽GLP-1等。这些激素在体内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比如胰升糖素样肽GLP-1,半衰期只有1~2分钟,因为在酶(二肽酰肽酶DPP-4)的水解作用下很快就分解掉了,所以它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就大打折扣了。

那怎么办呢?两个办法:

*先,保护。办法当然是抑制分解它的酶的活性了,所以这个DPP-4的抑制剂就应运而生。比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等,抑制DPP-4的活性,从而保护胰升糖素样肽的活性,让它去促进胰岛素分泌。

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8%。

当然这些药物刚问世不久,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待监测。

其次,冒充。人工合成一些胰升糖素样肽的类似物,假冒它。然后去跟胰岛细胞沟通,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类似物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5~1%。

类似物的不良反应为恶性呕吐等。

标签: 健康科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