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以为打呼噜就是睡得香

2016-02-26来源 : 互联网

**简介:郭兮恒

*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1983 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医疗系,1985~1988 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今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睡眠呼吸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睡眠呼吸疾病科学传播*席**等职。擅长领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并于国内*创射频等离子术和软腭支体植入术,以*疗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可以这样说,睡眠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一提到和睡眠有关的疾病,人们*先想到的或许会是失眠;实际上,打呼噜是一种比较严重且还很隐蔽的睡眠呼吸疾病。有这样一名医生,他致力于研究和*疗睡眠呼吸疾病近30 年,他被誉为“中国睡眠呼吸研究第一人”,他就是*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郭兮恒教授。

打呼噜潜藏睡眠呼吸暂停隐患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全球平均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病率是27%,我国是38%。郭教授介绍说,睡眠呼吸障碍中最主要的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简称为睡眠呼吸暂停,其发病率为5%。睡眠呼吸暂停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打呼噜。

郭教授介绍说:“睡眠呼吸障碍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单纯打鼾,另一种是打鼾伴随呼吸暂停,后者我们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气道狭窄、阻塞、塌陷,造成气道通气不畅,就像马路被占道施工造成交通拥堵似的。这些原因涵盖鼻腔和咽喉炎症以及结构问题,比如扁桃腺发炎、腺样体肥大、悬雍垂过长等。只要是出现呼吸停止达10 秒以上,就计为发生了1 次呼吸暂停;如果每晚7 个小时睡眠中发生30 次以上,或每小时发生5 次以上,就要考虑为睡眠呼吸暂停。当然还要结合其他的临床表现来分析,如白天困倦、口干舌燥、血压升高、记忆力减退等。”

很多人认为打呼噜不是病,甚至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殊不知其中暗藏着睡眠呼吸暂停的隐患。郭教授说,“睡眠呼吸暂停自身无法察觉,周围人也容易忽视。但如果早晨一觉醒来,总觉得萎靡不振、精神不容易集中、血压升高甚至头疼,就要到医院做相关的筛查。”

睡眠呼吸暂停有年龄地域差异

至于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人群及原因,郭教授谈道,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人都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且不同年龄段的患病原因各有差别。儿童患者的病因比较简单,主要是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成年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比如肥胖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男性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发病率比男性低一些,但在绝经期之后会明显增高。

另外,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还有地域差异,一般来讲,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生率相对南方要高一些。从全球范围来看,亚洲人发病率普遍较高,这与其面部和颅骨内部结构有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北方人和南方人特别是广东、福建地区的人面部结构明显不一样。白种人和黄种人差距更大。

有一部分人认为打呼噜和声带小结有关系,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声带小结跟打鼾没有直接关系,声带病变会造成呼吸困难,但不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声带是个精密的器官,如果上面哪怕只有一个1/5 小米粒大的小结,那么说话的音高、音强和音色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就像吹笛子似的,在笛子膜上放一个米粒,那声音就会完全不一样。

我就要弄清你为什么打呼噜

那么,郭教授是怎么给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看病的呢?他说:“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很复杂,呈现多样化,所以先得把具体个例的发病原因搞清楚、把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搞清楚才能制定*疗方案。比如,肥胖的病人*先是要求他(她)减肥,好烟嗜酒的要让他(她)戒烟忌酒等。有些打鼾的病人到医院看病,个别医生不做检查,也就了解不到原因,从而胜算不大。还有些患者不愿意做检查,到我这儿就说:‘郭大夫,我肯定打呼噜,绝对没撒谎!’我说:‘好,你说你打呼噜,但我就要弄清你为什么打呼噜,请先做检查。’总之,就是要做到病因*疗,进行个体化分析和综合*疗。“

这就像介绍对象似的,身高、长相、学历、职业、家庭环境只是个粗略的参数,具体的还得等两个人认识了之后,深入了解对方的道德品质、思想层次,也就是通过一段时间接触来具体考察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这才是最关键的。”

谈到*疗的依从性,郭教授说:“依从性差别比较大,跟人们对于打呼噜的认识程度不同有关。比如有些男士,到我这儿来是他爱人硬拽着来的,嫌他打呼噜扰民了。而他自己呢,根本不认为打呼噜是种病。”

每一名患者都是一道考题

闲谈中,郭教授聊起了他从业过程中的一些感想:“有的患者在别的医院事先看过,到朝阳医院找到我,那意思就是说:‘我们那儿*不好,听说你郭大夫有招儿,就找你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这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别人*不好的,我们要想尽办法*好。我也经常跟我的学生讲,每一名患者都是一道考题,这个考题不是简单的选择、填空,而是大题。这道题你要拿到的不应该只是步骤分、过程分,而应该是满分。

“从宏观上讲,医生的职责是要让发病率降低。但是,让发病率在短时间内锐减可能并不容易。*先,流调数据的客观性就值得推敲。因为,数据要寻求准确性强,就要有大量的样本。而我国大样本流调做得并不多,因为这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很多的时间。况且,我作为一名医生,参考的也是其他众多同行做的流调数据,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一手资料,因为不是我亲自调查的,我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那么大规模的调查。还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就会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而这*先就是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了。这样一来,主动筛查和看病的人数逐渐增多,同时也就会给医生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就诊人数一多,就证明发病率升高了,其实未必是这样。所以,调查的样本太小说明不了问题;样本大虽然客观,但是需要的成本也大。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不能窥斑见豹,医生是学者,学者说话就应该理性、严谨,尊重证据。

“我现在接受你的采访就等于是在做科普。我一直在想,如果说得不细、不具体,那么问题说不透,科普也就不到位。如果说细了、说透了,则太学术化,不通俗,非专业人士听不懂、看不明白。如果讲得通俗易懂了,一些专业人士还会认为讲得太泛泛,不够专业。所以既要接地气,又要一针见血、有‘干货’,把握好这个度确实不容易,做科普是门学问啊!”

标签: 健康科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